依托国际陆港枢纽建设
金东开放型经济能级持续提升
本报消息(通讯员 俞鸽)近日,满载100标箱纺织品、机械设备、五金配件等货物的“义新欧”X9216次中欧班列,从金华铁路南站缓缓驶出,经由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向中亚五国疾驰而去。一列列飞驰的“钢铁驼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生动注脚,也是金东依托国际陆港枢纽建设驱动开放型经济能级持续提升的强劲引擎。
浙江中欧班列(义新欧)历经近十年耕耘,已成长为市场化程度最高、运行路线最多、跨越国家最广、开行里程最长的中欧班列线路之一。如今,这条纵横亚欧的贸易大动脉已然呈现出四通八达的开放格局——向南可至老挝万象,畅通东盟物流大动脉;向北直抵俄罗斯等高纬度国家;向西沿着古丝绸之路,行至西班牙马德里乃至更广阔的欧洲腹地;向东则通过义甬舟开放大通道,无缝对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现陆海联动。“义新欧”班列(金华南)辐射范围已遍及50多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160多个城市,开行线路达26条,“朋友圈”持续扩大。
响彻华东国际联运港的轰鸣声,如同强劲的磁石,吸引着优质企业和高端人才近悦远来。浙江乌铁物流有限公司便是最早感知到机遇并果断布局的企业之一。“早在2011年左右,我们预判到中欧班列在金华发展前景广阔,便决定将公司落户于此。”公司相关负责人陈瑞杰说,“现在,把办公地点设在浙中经济总部中心,也是看中这里日益完善的区位优势和配套环境。”这家主营业务涵盖国际国内货运代理等领域的公司,虽然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却凭借中欧班列这一战略通道实现逆势增长。“今年,我们的业务量同比增长10%。”陈瑞杰坦言,“中欧班列的核心优势在于稳定和快捷,这为我们赢得了大量对时效要求高的客户,使我们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为了更好释放枢纽经济的“引力效应”,金东全力服务保障华东国际联运港的持续建设与升级,助力其从简单的货物中转站蜕变为集运输、仓储、配送、信息处理、供应链金融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物流运营中心。这种功能的集聚,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产城融合,不仅做大陆港物流的“流量”,更是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通道+产业+贸易”的联动模式,为本地及周边地区的制造业、商贸业提供了出海捷径,显著优化了营商环境,“金东造”“浙江造”的优质商品,得以更快速、更顺畅地走向世界,同时又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特色商品引入国内,促进了双向贸易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