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8日 

金华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13项指标获评全省标杆

金东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

本报消息(记者 苏宣萌 通讯员 李玲添)记者昨从金东区发改局获悉,在最新显示的全省营商环境无感监测15项指标中,金东区办理建筑许可、开办企业、市场开放等13项指标排名全省前10%并获评标杆指标,数量排名全市第一。这标志着该区以效率为核心、以开放包容为根本的最优营商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

效率是衡量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企业办事的行动越来越快,企业对城市发展的信心才会越来越强。近年来,金东区深化投资项目审批改革,迭代政务环境“慧治理”,实现审批效能动态跟踪、触时预警、即时促办;同时,对该区219个企业投资项目全周期开展数字跟踪,重点审批环节在规定时间内无进展的,系统自动预警提醒相关部门、乡镇(街道)、企业,同时完成问题收集及交办解决,实现卡点堵点“一图清、全程解”。

“项目从完成土地摘牌到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用时20个工作日,有效降低了我们的时间成本。”浙江科美家用电器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金东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主动对接、靠前服务,协调各涉审部门,并配备服务专员,为该项目量身定制审批方案,项目有望实现提前开工投产。

金东区聚焦企业办事材料缺失难题,上线承诺“I履约”应用,通过网上签订承诺书、容缺材料自动预警“催补”,推动涉企服务容缺办、中介文本改一次、承诺履约能约束。该应用启动以来,该区承诺办事履约率达100%,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容缺审批+失诺管理”纳入省级涉外法治重点任务清单,并被列入省级试点。

为精准对接企业需求,金东区整合407项基本服务与292项增值服务;围绕2025年度12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开设专窗,扎实推进重点事项落地落实。同时,组建专员牵头、部门协同、多方参与的服务团队,为项目建设提供全程“帮办代办”;在优化外商服务模式与外资利用环境方面,该区定期组织外资企业圆桌会议,搭建政企沟通桥梁;联合金融机构为外资企业定制个性化服务方案。

此外,金东区还在工业强镇、工业园区铺开布点,设立“企服驿站”,服务覆盖乡镇全域范围,其中涵盖240家规上企业。问需于企、问计于企的贴心服务不断推出,为企业发展按下“加速键”。

优质营商环境也让普通百姓获益。在本地服务场景中,该区“一网通办”覆盖率持续攀升,近200项高频事项实现“手机点一点、事情马上办”;村级便民服务站更将204项政务服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代办员上门协助老年人、残疾人办事的暖心场景,成为基层服务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