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 

金华日报 数字报纸


第20版:金报东阳·财经

东阳农商银行多维度金融服务激发消费潜能

陈启宇 卢珂 张海燕 王力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作为今年重点任务以来,一系列提振消费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东阳农商银行聚焦主责主业,发挥特色优势,积极围绕居民衣、食、住、行、娱等场景主动加大金融供给,大力开展金融赋能放心消费商圈高质量发展行动,点燃城市烟火气,激发消费潜能。

1 重塑乡村消费新场景

行驶在义东高速上,一片翠绿山谷跃入眼帘,只见一个可观星辰、揽明月的白色玻璃栈道悬于半空。该处景点是由东阳市南市街道梨枫村村民合资入股1000多万元打造的文旅项目。乘坐管式滑道“空中飞车”登顶海拔430多米的天空月台玻璃栈道,风从耳边掠过,在栈道上的每一步都像踩在云巅,随手一拍都是“大片”。

梨枫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瑞千介绍,梨川漫谷景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因地制宜打造风格迥异的旅游项目。“因为景区投入大、回报周期长,村集体组织又缺乏有效抵押物,在建设过程中曾面临资金问题,项目推进一度陷入僵局。”

“我们通过丰富融资担保方式,为梨川漫谷项目建设提供专项贷款支持,有效解决村集体经济组织因有效抵押物匮乏导致的资金难题。”东阳农商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考虑到后续景区统一收费问题,该行还为其建立了收款系统,方便村里对账。自景区对外开放以来,已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高峰期日均人流量达2000多人次。

为让游客停留时间久一些,发展民宿、餐饮等是必然趋势,该行在前期“整村授信”基础上,还推出了“民宿贷”“共富助商贷”等产品,大力支持村民创业,帮助外来投资者及本地民宿主等解决融资难、担保难问题,已为该村村民提供信贷资金近2000万元。

梨川漫谷游乐园的落成及顺利开业是东阳农商银行为支持乡村振兴提供信贷支持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助力乡村旅游振兴“提档加速”,该行已累计发放支持乡村建设领域贷款3.98亿元,用行动诠释“乡村振兴主办银行”和“普惠金融主力银行”的责任与担当。

2 金融助燃万家烟火气

“收款到账85元、收款到账30元……”华灯初上,东阳市吴宁街道的“老祝零食铺”前已是人头攒动,收银台旁东阳农商银行“丰收一码通”的云喇叭不断播报着收款信息,清脆的声音里满是市井的活力。柜台后,老板祝先生一边麻利地给顾客装袋,一边笑着应答。

望着眼前络绎不绝的客流,他总会想起年初的困境:“差点就撑不下去了,多亏了农商行的贷款,才保住了这一铺子的烟火气。”今年春节前,为抢抓节日消费旺季,祝先生签了50万元货品订单,满以为能赚一笔,却没料到他的部分大客户回款延迟,15万元的资金缺口像根刺,扎得他寝食难安。

“货堆在仓库里,进货款催得紧,眼看就要断供,当时真的想过关店。”祝先生回忆起那段日子,仍有些后怕。两天后,东阳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像往常一样上门走访,得知资金困境后,他马不停蹄地收集经营流水、客户评价等数据,同步在线上发起贷款申请。

依托银行搭建的数字化审批系统,从资料提交到审核放款仅用3小时,15万元“云商贷”就划到祝先生的账户。“钱到账时,我握着手机的手都在抖,这真是及时雨。”祝先生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3小时到账的“金融加速度”,源于该行“数据链+服务链”的深度融合。今年以来,在金华金融监管分局的政策指导下,东阳农商银行聚焦个体工商户“融资难、融资慢”痛点,一方面强化政银协同,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开展“地毯式”走访,采集经营信息,构建起2万余户“个体工商户信用库”,让像祝先生这样缺乏抵押物但经营稳定的商户,凭信用就能获贷;另一方面迭代推出“云商贷”“电商贷”等特色产品,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匹配额度。截至目前,该行已为个体工商户累计减费让利3200万元,用金融活水滋养出满城旺盛的烟火气。

3 政银赋能惠企促发展

在东阳市吴宁街道一间竹编工作室内,竹篾香已经飘了十几个年头。作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优秀商户,工作室的竹编产品凭借精巧的工艺、古朴的韵味,不仅俘获了本地消费者的喜爱,更通过线上渠道远销全国各地。

近日,工作室创始人李师傅的眉头却总是拧成一团——随着订单量逐月攀升,老旧的生产设备早已不堪重负,编篾、定型等关键工序全靠人工和老机器配合,不仅效率低下,还难以保证批量产品的工艺一致性,拓展业务的计划眼看就要卡在“设备关”上。

“一台新型数控竹编机就要十几万元,再加上配套的烘干、打磨设备,算下来得几十万元资金。”李师傅摩挲着刚完成的竹编屏风,语气里满是无奈,“我们做手艺的,资金都压在原材料和存货上,一下子要拿出这么多钱,真是难住了。”

个体工商户作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主体,具有数量庞大、分布广泛、经营信息分散且难以精准把握的特点。为攻克这一难题,该行主动与东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展开深度对接,携手组建“1+1”联合工作组。工作组采用“逐户上门、面对面交流”的贴心模式,全面收集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规模、行业类型等“硬信息”,同时深入了解其资金周转、数字化经营等“软需求”。

在东阳市市场监管局与东阳农商银行的联合走访中,工作人员在了解工作室遇到的困难后,立即为其申请“名特优新贷”,仅仅1个小时,李师傅一笔30万元的“名特优新贷”就顺利到账。

该行工作人员介绍,针对入选东阳市“名特优新”库的个体工商户,该行量身打造利率更为优惠的“名特优新贷”;对于营业执照登记注册3年内且初次创业的个体工商户经营者,贴心提供财政贴息的“共富经营贷”等特色产品。通过实施差异化的产品营销策略,切实降低商户的融资成本,为商户发展注入资金活水。

“多亏农商银行的帮助,不仅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更让这门老手艺有了新活力。”李师傅拿起一件刚完工的竹编饰品,眼神里充满希望。据统计,截至目前,东阳农商银行已为1.84万余户个体户发放贷款达159.93亿元。

(本版图片由东阳农商银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