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散响应到系统服务
金华新能源汽车小镇微治理中心一站式解企忧
记者 胡晨歆 通讯员 王雨佳
“多亏了微治理中心协调,工伤赔偿3天就解决了,再也不用为治疗费发愁了。”近日,金华新能源汽车小镇某车企员工小李拿到工伤赔偿款后,专程到金华新能源汽车小镇微治理中心致谢。
这起纠纷的高效化解,是该中心以微治理撬动大服务、护航产业园区发展的生动缩影。自今年7月投用以来,微治理中心已为辖区143家企业、3.1万余名流动人口筑起安全防线,涉企案件环比下降33.3%。
破分散 聚合力
从驻企联动到中心集成
“以前遇到劳务纠纷,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到微治理中心就能一站式解决。”提起微治理中心带来的变化,某汽车零部件企业负责人王先生深有感触。
作为金华开发区秋滨街道重点产业板块,小镇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已成长为全市十条重点产业链之首。伴随产业高速发展,治安、金融等风险显现,“小事跑断腿”成了企业的困扰。
2021年4月,秋滨派出所联合秋滨街道推出“驻企联动”工作服务机制,引导各部门形成工作合力,为企业提供高效服务。但随着拥有完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现代产业基地的发展,涉企服务受限于力量分散、功能碎片化,企业遇到复杂问题时,仍需多头对接。
今年7月,微治理中心应运而生,打破部门壁垒,集中整合公安、行政执法、市场监管等6个部门职能,增设“一窗通办”服务窗口,71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就近办,完成从零散响应到系统服务的升级。
“7月至今,已为两批企业员工集中办理身份证换领业务,服务超2000人次。”公安事务窗口民警程旭娇介绍,微治理中心设有自助服务终端,将服务延伸至“8小时之外”,企业员工下班后也能办理居住证申领等业务,真正实现少跑腿、好办事。
强调解 优服务
三级调解与“E企联”双轨并行
“某企业与离职员工因社保缴纳问题产生纠纷,员工通过‘家庭警察’微信联系我们后,两天就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民警王志平有多年调解经验,是“志护企安”工作室的牵头人,而该工作室是微治理中心化解矛盾的关键支撑。
为高效处置各类纠纷,微治理中心构建“企业内部调解+驻点民警调解+多部门联合调解”三级调解体系,配套设立心理咨询室,并在143家企业组建平安巡逻、反诈宣传、矛盾调解3支企业内部治安队伍。企业内小纠纷由内部队伍先介入,复杂问题再由微治理中心联合市场监管、人力社保等部门会诊,推动实现“小事不出企业、大事不出园区”。自运行以来,微治理中心已成功调解10余起涉企矛盾纠纷,企业纠纷警情同比下降24%。
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特殊需求,微治理中心设立“E企联知产警官服务站”:一方面建立由14名专业侦查警种中层干部组成的联企专员团队,涵盖合同诈骗、知识产权等涉企常见案件类型,实现“联企有专员、服务不断线”;另一方面,遴选20名民警组建知产警官团队,常态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业务培训。目前,服务站已累计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服务12次,破获销售农产品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两起。
重关爱 暖人心
“乡音驿站”让务工人员安业
“莫急,劳动合同解除的补偿,我们帮你跑下来,帮你去协商。”浙江宏昌电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籍调解员张小军正用黔乡音安抚情绪激动的员工,用接地气的方式化解隔阂。针对小镇外来务工人员多、语言沟通不畅的问题,微治理中心打造“乡音驿站”,挖掘一批懂法律、有威望、熟乡音的企业员工担任乡音调解员。
“‘乡音驿站’不仅帮解纠纷,还定期教防诈骗知识,在这里打工很踏实。”河南籍员工老张说。
为提升外来务工人员的归属感,微治理中心将服务关口前移。每月定期组织防诈骗、防溺水、消防安全等培训,民警进企业宿舍发放宣传手册;设置法律咨询区,每周安排律师坐班,已提供劳动维权、合同纠纷等法律咨询8次;联合金华市第二医院开设心理疏导门诊,每月安排医生坐诊,为多名压力大的员工提供一对一服务。
从解决问题到预防问题,从单一服务到多元关爱,金华新能源汽车小镇微治理中心以微治理精准服务,构建护企安商大格局,为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