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一鲜果”到“多元形态”
浦江葡萄产业变革展现无限可能
本报消息(通讯员 陈好)近期,浦江县黄宅镇官岩山下数万亩葡萄园进入休整期,但浦江葡萄的“甜蜜经济”却未落幕。
浦江葡萄产业从无到有40年来,几乎只以鲜果形式销售。除了鲜果,浦江葡萄还能为消费者带来什么?
作为“中国巨峰葡萄之乡”,在2025第十届中国果业品牌大会上,浦江葡萄品牌价值经专业评估达31.65亿元,它正通过新产品、新技术与新业态,在非上市季开辟出“葡萄+”产业多元发展新路径。
浦江葡萄鲜果销售火爆,固然是产业根基与市场口碑的证明,但恰恰是这种成功,掩盖了潜藏的危机。正如阳光玫瑰葡萄从“水果之王”到价格亲民的案例所揭示的,在农产品领域,任何单一的鲜果爆品都难以摆脱“丰收悖论”的宿命——一旦某个品种因高利润引发盲目扩种,极易导致品质参差、供过于求,最终果贱伤农。
那么,浦江葡萄如何从单一鲜果到多元化产品?浦江用“葡萄+新产品”回答了这个问题,答案藏在从田间到工厂的转化过程中。
今年4月,浦江葡萄产业迎来一项突破性成果——浦江葡萄白兰地酒成功试制。“我们与酿酒公司合作,组建了一支专业技术团队,开展科技攻关。”浦江县农业农村局良种繁育中心工作人员吴德庆说,此前尝试过用葡萄疏果后的果粒酿制白兰地酒,效果一般。此次合作,利用独特的融合发酵工艺、连续式智萃蒸馏系统以及创新的陈酿与调和工艺等技术,克服葡萄品种筛选、发酵工艺控制、蒸馏技术优化等难题,成功将浦江葡萄转化为高品质的白兰地酒。
为何选择白兰地酒作为突破方向?这源于对产业资源的深度挖掘。将疏果季产生的青果转化为酿酒原料,实现十斤青果酿造一斤白兰地酒,不仅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更显著增加产品附加值。经过五次蒸馏提纯的成品酒液金黄透亮,兼具果香与酒香,充分展现浦江葡萄的独特品质。
除了酿酒,浦江葡萄是否还有更多可能?浦江葡萄绿茶气泡水的推出提供了另一个答案。在今年3月宁波奉化举办的全国“土特产”推介活动中,一款葡萄绿茶气泡水成为焦点。这款产品是浦江县农业农村局联合浙茶集团兴合科技公司推动“农产品+文创”融合的新尝试。它融合了浦江本地优质的巨峰葡萄与绿茶,通过加入细腻气泡创造出层次丰富的味觉体验。下一步,浦江县计划布局标准化生产线,预计明年消费者就能品尝到具有浦江葡萄风味的汽水饮料。
将葡萄从时令性强的“生鲜产品”,升级为拥有更长生命周期和更高附加值的“加工商品”与“文化商品”,是抵御市场波动的关键。然而,这场转型的挑战是现实的。高昂的设备投入、复杂的工艺技术和严峻的市场开拓,绝非普通葡农以一己之力所能承担,这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葡农协同合作。
浦江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高安忠认为,浦江葡萄通过标准化、智能化种植保障了绿色品质,再结合“农产品+文创”融合发展战略,不仅延伸产业链价值,更以多样化、年轻化的形式为品牌注入新活力。
自从我国2020年提出“双碳”目标以来,开发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是政策所向。今年上半年,浙江省光伏装机已达5947万千瓦,超过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
目前,浦江县已有光伏产业链企业8家,并与周边县市协同打造浙中新能源产业高地,力争到2026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50亿元。
那么,如何将清洁能源的代表——光伏技术,融入传统葡萄种植?
在AI农业横山葡萄试验基地,近百亩葡萄园已“穿”上定制化光伏、全园智能分析处理系统的新“外衣”。这是今年8月刚验收交付的国内首个AI葡萄种植试验基地。值得一提的是,大棚顶采用光伏农光互补系统,这是集葡萄种植试验、光伏发电于一体的双产农业,最大限度利用土地资源和葡萄产业特点。
浦江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赟介绍,根据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和年等效利用小时数的计算,预计年售电收入约68万元,亩均年收入1万元。光伏收益不仅为基地带来稳定清洁能源,还增强项目整体经济效益,同时减少碳排放,有力支撑绿色农业、低碳园区目标的实现。
这些定制的光伏板采用半遮光设计,既确保葡萄的正常光照,又避免正午高温对葡萄光合作用的抑制。“葡萄+光伏”融合模式让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实现双赢。
在浦江,变化的不只是葡萄的种植模式,数据已成为浦江葡萄产业的新资产。光伏智慧大棚还通过已部署的巡检机器人,实现98%以上大棚数据实时采集,这些不断积累的标准化种植数据集,未来可通过软件服务等形式转化为可持续的数字资产。从卖鲜果到卖数据,标志着葡萄种植正从经验依赖转向数据驱动转型。
葡萄架下“葡萄+”,还能结出怎样的农旅融合新果实?浦江县通过“葡萄+新业态”,让传统葡萄园变身多元体验空间,交出一份创新答卷。
比如,“葡萄+体验空间”的新业态——今年8月,横山村智慧农业葡萄基地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露天音乐会。国内知名乐团在葡萄架下表演,配合水上表演区、亲子互动区和各类互动环节,为游客打造沉浸式农旅体验。不远处的葡萄七彩长廊,则通过种植多种颜色的葡萄品种,形成集生产、观光、科普于一体的特色景观。
在浦江县农事服务中心的先农未来馆,技术创新让产业历程变得生动可感。以智慧大棚为灵感的光影长廊,配合环绕立体声,让游客仿佛置身葡萄园中。巨大的产业沙盘清晰展现全县种植布局,游客互动区则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带领观众领略品种演变、风味特征乃至未来业态。
从“一粒果”到“一瓶酒”,从“葡萄果园”到“AI乐园”,从七彩长廊到智慧园区,浦江葡萄的产业变革之路展现出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