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1日 

金华日报 数字报纸


第24版:综合

佛堂“引育”并重聚人才 激活发展新动力

佛堂青创中心开展校企对接沙龙

高校学子走进佛堂青创中心

佛堂青创中心为创业者提供共享办公环境

高校学子走进佛堂企业

记者 方静 文/摄

人才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是驱动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的核心引擎。近年来,义乌市佛堂镇立足经济发展所需,分层次、多维度全力推进人才引进培育工作,多措并举、因才施策,做大做好人才“蓄水池”,构建“拴心留人”的良好生态,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撑,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筑巢引凤 汇聚天下英才

这两天,踏歌行文化创意公司负责人罗润可拿到了公司的营业执照。从归国创业到决定入驻佛堂,仅用了两个月。

踏歌行文化创意公司是一家提供高端文旅策划与定制服务的公司,专注于为国际游客提供基于中国建筑、艺术与在地文化的深度研学体验。创始人罗润可拥有中央美术学院本科学历、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景观建筑与城市规划双硕士学位。

当前在我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带动下,入境游火热。“我们要抢抓‘China Travel’的热度,凭借自身的学术背景和本地深耕优势,通过卓越的体验设计,让外国游客读懂中国文化的深度与美感,同时将义乌及浙江打造为国际高端文旅的目的地。”罗润可说。

高端学术背景创业者的入驻得益于佛堂青创中心的成立。去年,佛堂镇立足企业所需,打造了义乌首个青年创业创新中心,致力于整合高校、人才、产业资源,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平台,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助力。

“这里可以为我们提供创业辅导、资源对接,共享舒适办公环境,还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创业者可以互相交流,这里是一个非常理想的起点。”罗润可说。

自成立以来,佛堂青创中心积极开展校地合作,整合人才资源,与同济大学、东华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邀请高校专家来佛堂开展专访调研,组织高校与企业面对面专场对接会,有效促进产学研需求互通;着力打造优质创业空间,大力推进初创团队培育工作,积极服务佛堂产业转型升级。

有了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的加持,佛堂青创中心的“磁吸”效应开始显现。目前,该中心持续开展沙龙、高校企业对接会,已吸引5个高质量初创团队入驻,成员全部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有哈佛大学等海外顶尖院校及云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等高校人才参与,项目领域聚焦电商、直播新媒体、户外用品、文旅等新兴业态。

在服务新业态方面,佛堂镇紧密结合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梳理出人才需求目录,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引进硕博级海内外高端人才。同时,建立人才需求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产业发展新变化、新趋势,及时更新人才需求目录,确保人才培育始终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

固本育林

实现人岗精准匹配

“我来看看有没有可以参加的培训。”日前,在佛堂镇零工市场,来自江西的小伙子冯群峰趁着休息时间来这里咨询,希望提升自我。“我去年来到佛堂,在一家工厂做普工,如果有培训机会,多学习点,以后工资也能高点。”

佛堂镇零工市场两年前投入运营,立足义乌用工市场实际情况,面向广大用人单位提供多元化招聘服务。同时,积极开展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沙龙分享会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

此外,零工市场还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师、劳动关系协调员、育婴师、家政服务员等工种培训考试及课程,助力求职应聘者及企业职工提升技能,完成从“职场小白”到“岗位能手”的蜕变,更好地适应企业技能人才所需。

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更广泛的社会支撑。佛堂利用青创中心和科技创新综合体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高校毕业生和高技能工种提供“订单式”培养,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有机衔接。

“企业要发展,人才和创新缺一不可。一直以来,我们对相关人才的需求比较大,了解到我们的诉求后,佛堂镇和青创中心积极帮我们对接高校,精准引才。”浙江众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吴维平说,大学生拥有新技术、新理念,他们到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培养,有效提升了企业研发的活力和创新力,帮助企业改善提升了很多功能性产品,得到客户的认可。

政企校协同发力,佛堂让产业和人才实现双向奔赴。近年来,佛堂镇积极探索政校企合作新路径,如积极依托辖区内的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为企业量身定制所需人才。

“我们是一家化妆品生产企业,对具备复合和交叉知识体系的数字化高技能人才需求旺盛。家门口的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化妆品特色班这一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为我们打开人才培养的突破口,找到了满意的人才。”浙江美之源化妆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此前,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采用拍卖方式开展专利成果交易,让高校专利成果走出“围墙”。拍卖会上,佛堂辖区内的义乌市朵彩纺织品有限公司等本土企业将心仪的专利收入囊中,让企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佛堂镇积极鼓励企业用好各类人才平台,培养一批“名师”“名匠”,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推动企业技能人才素质提升。

“我们会定期组织人才座谈,开展技能比武等系列活动,促进经验共享、抱团发展,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他们提供清晰可见的成长路径,让人才在县域有舞台、有归属、有未来。”佛堂镇相关负责人说。

拴心留人

做优保障增强归属感

作为义乌县域工业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佛堂镇拥有7.23平方公里的工业功能区,汇聚1310家工业企业,吸纳超5万名从业人员,形成完善的工业体系。可见的产业层次、创业氛围、成长路径为引才、聚才、用才创造了有利的“硬环境”,相关的服务保障、配套政策等则彰显了留才的“软实力”。

“如果要申请一次性创业补贴,需要准备申请表、营业执照、身份证或社保卡、毕业证书……”在青创中心,工作人员都很熟悉金华市、义乌市等各项创业补贴政策。“不仅是创业,创新人才也有相应补贴,如果有需要,我可以帮你一一对照申请。”

来到青创中心,不管是创业者还是企业中的各类人才,都能在这里享受“保姆式”服务,工作人员会根据需求介绍各项配套政策,为各类人才提供创业扶持、子女入学、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我刚回国,对国内创业政策不是很了解,来到这里后,他们详细介绍相关政策,手把手帮我准备材料申请营业执照,我非常满意。”罗润可说。

“关键小事”就是“头等大事”。近年来,佛堂镇围绕各类人才所需,积极在政策层面给予倾斜,为各类人才提供住房保障、购房补贴、子女教育入学等贴心服务,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营造重视人才、关爱人才的发展氛围,让人才“引得来”,更“留得住”,让他们成为“常客”,而不是“过客”。

筑巢引凤,花开蝶自来;栽树招凰,荫散水更流。各类人才的集聚汇聚成了发展新动能,经济建设起势跃升。今年1—10月,佛堂镇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34.48亿元,同比增长10.21%;制造业投资达11.86亿元,同比增长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