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来之不易 件件承载初心
3.2万余件雷锋藏品的精神守望
记者 许健楠
一只墨绿色的军用茶缸,底部疤痕累累,被补了又补。它的主人,是一位78岁的解放军老兵,他叫李德忠,这只茶缸,他一用就是56年。近日,他将这个茶缸捐赠给了金华雷锋事迹馆。
“这只茶缸,是这位老兵军旅生涯的见证,是他的‘老战友’,跟随他从青春走到暮年,传承了雷锋同志艰苦朴素的优良品质。”11月20日,在金华雷锋事迹馆,88岁的馆长曹荣安如是说。
这只军用茶缸的来历,还得从曹荣安住院说起。前不久,他生病住院,在浙江金华广福肿瘤医院一间病房里,李德忠是他的同室病友。一次,他被李德忠放在洗漱间的这只杯底多次修补过的茶缸深深吸引。
曹荣安也是一名退伍老兵。他问:“这只茶缸是部队发的?”“是啊,用了56年,前前后后补了3次。”李德忠说。
李德忠是婺城区竹马乡李经堂村人,1969年3月,他在安徽入伍,是一名炮兵,1973年3月退伍。这只茶缸,正是他入伍时部队所发。
“这只茶缸是我在部队当刷牙杯用的,一直用到现在也不舍得扔,它是那段军旅生涯的留念。”李德忠说,经历过物资短缺的年代,尽管生活条件早已今非昔比,但他依然保持着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平时,他经常穿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中山装。
作为一名资深的红色老物件收藏爱好者,曹荣安深知这只军用茶缸的价值。“它不仅是一件物品,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种精神的传承。”他小心翼翼地提出,能否将这只军用茶缸捐给金华雷锋事迹馆,让更多人感受红色力量。
当李德忠得知曹荣安是为了宣传雷锋精神时,没有丝毫犹豫,痛快答应。曹荣安高兴地将胸前的雷锋徽章郑重地挂在李德忠的胸前。
“能为传承红色基因出力,这军用茶缸才算‘站了新一班岗’。”李德忠说。一只老茶缸,背后是一颗不变的初心。
曹荣安创办金华雷锋事迹馆,就与他热衷收藏有关。
2001年,沈阳一位邮友寄给曹荣安一套雷锋纪念明信片。他突然意识到,雷锋能把一件小事坚持做好,却不求任何回报,这不正是环保事业需要的精神吗?从那时起,他开始留意并收藏与雷锋相关的书籍材料、邮品、纪念品等各类物品。2010年,他用自己积累多年的收藏品创办了金华雷锋事迹馆。从此,这位“雷锋老人”开启了他不平凡的人生下半场。
据统计,金华雷锋事迹馆共拥有3.2万余件藏品,其中1.5万余件雷锋主题藏品,其中有数百件藏品是曹荣安从全国各地搜集而来,或是热心人士捐赠的。
上世纪90年代初,曹荣安自费收藏雷锋题材物品,他不但前往重庆、成都等收藏市场搜集雷锋题材物品,还曾在媒体上发声:“有关雷锋的藏品,我都要。”
这篇报道引起广泛关注。令曹荣安印象深刻的,是湖南省的一位邮递员罗初阳。“他是雷锋的老乡,也热衷于收藏雷锋题材物品,他看到报道后,联系我,说他有十几种雷锋书刊,给我免费寄过来。”
还有一位名叫郭军的哈尔滨市民,当她得知一位金华老人收集雷锋题材物品办雷锋事迹馆的故事后,也很感动,她把一块具有红色印记的手表寄来捐赠给雷锋事迹馆。
这块手表上,刻有毛泽东同志的题词:“为人民服务。”
在曹荣安看来,自己学雷锋,要从“读、讲、写、集、做”五个方面入手:读雷锋日记,讲雷锋故事,写雷锋新篇,集雷锋藏品,做雷锋传人。搜集与雷锋精神有关的历史资料及现代的宣传资料,创建展览平台,通过丰富的学雷锋史料,更好地学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