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4日 

金华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创新探索“妇联+企业+社区”联动模式

金东打造“金当好”家政服务品牌

本报消息(通讯员 徐盼 严昭睿)昨天,看着焕然一新的房间,金东区多湖街道曙光社区古井佳苑小区的陈阿姨竖起大拇指。“社区引入巾帼家政,她们持证上岗、收费透明,预约也方便,让人放心。”

今年6月,在金东区妇联牵头下,曙光社区创新探索“妇联+企业+社区”联动模式,牵头打造“金当好”系列服务品牌,成立“金当好”巾帼家政零工服务站,建设金华首个巾帼家政进社区服务示范点。

在曙光社区,一批“美丽大姐”化身为“就业红娘”,她们精准摸排供需两端,已登记103名有意从事家政服务的女性和162户有需求的家庭。为实现从“有人问”向“有人教”“有人带”转型,曙光社区携手金华市田野风家政公司,为每个入职人员提供涵盖清洁标准、服务礼仪及安全规范的全流程系统培训,确保服务人员持证上岗、技能过硬。

“‘金当好’取自金华方言,寓意‘真正好’的服务。我们以此为目标,全力构建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的服务体系,让居民感到更亲切、更满意。”曙光社区党委书记刘丽莉说。

走进社区“金当好”巾帼家政零工服务站,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墙上的巾帼家政零工岗位信息栏和好零工推荐榜,保洁、育儿、老人陪护等各类用工需求和优质家政服务员的技能认证与服务特色一目了然。

“这面信息墙实现供需双方精准对接,通过动态更新的岗位信息和透明公示的服务资质,让居民‘找服务’更便捷,也让家政人员找活干时有了更规范的平台。”刘丽莉介绍,以此为支撑,“曙光金姐”服务模式创新推出“双7响应”机制,以“一天对接”不拖延、“两天上门”不等人、“七天闭环”做回访的“1—2—7”服务时限,以及“一天登记”建档案、“三天培训”练身手、“七天上岗”保就业的“1—3—7”就业时限双重标准,让服务标准看得见、摸得着,让就业帮扶有速度、见实效。

新手妈妈王女士说,“曙光金姐”服务解了她的燃眉之急。产后复工的她通过社区“金当好”巾帼家政零工服务站预约了育婴员张姐。张姐持有高级育婴师证,参加过婴幼儿急救培训,每天细心记录宝宝的作息和喂养情况,让王女士能安心重返职场。

这一创新模式规范家政服务标准,成为可复制的经验,正在向更多社区推广。在孝顺镇府东社区,巾帼家政培训开展得如火如荼。针对普遍反映的玻璃顽固污渍、日常保洁等需求,专业家政讲师现场进行规范演示,用喷壶均匀喷洒玻璃清洁剂,搭配双面刮窗器按S形轨迹刮拭,再用鱼鳞布收尾除水痕,让参训者在观摩中扎实掌握操作技巧。

“金当好”巾帼家政品牌让“一刻钟生活圈”成为可感可及的温暖日常。截至目前,金东区已开展巾帼家政培训9场,培训学员375人次,就业服务率达75%,人均月收入突破3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