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染村韵 艺术绘乡魂
——“视觉婺城”第十季全国水彩画名家采风活动侧记
策划:丰晓原 余美娜
文字:孙武斌 胡敏霞
图片:吴潮宏
婺水汤汤,文脉绵延;仙山郁郁,墨彩飞扬。当水彩的清新明快邂逅婺城的山川灵秀,一场关于美与发现的艺术盛宴便如约而至。11月9—13日,由中国文化艺术促进会(中国水彩画院)指导,婺城区委宣传部、区文联、区文旅体局、金华市文化馆、金华市美协联合主办的“视觉婺城”第十季全国水彩画名家走进人文乡村采风活动启动,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位国内水彩画名家用笔墨写意婺城和美乡村,用艺术描绘婺城乡风村韵。
“视觉婺城”自2015年启动以来,已吸引数百位全国各地艺术家深入婺城开展创作。第十季活动围绕“巍巍北山”“南山秘境”“烟火乡情”三大核心主线,艺术家们先后走进婺城区罗店镇大岭村、安地镇岩头村、雅畈古街等地,以灵动水彩为媒,定格婺城乡村的静谧肌理、古朴韵味与新生活力。
大岭村北靠金华山,南拥主城区,上连鹿女湖,下瞰芙蓉湖,对望尖峰山,村庄依山而建,地势落差形成“山观城万家灯火,城望山人间仙境”的独特景观。近年来,该村通过“艺术+民宿”“艺术+人才”发展路径打造特色文旅品牌,走出一条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共富之路。
“这是我第四次来金华采风,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感受。”多次参加采风的原中国美协水彩画艺委会副主任、原浙江省美协副主席,中国水彩画院院长骆献跃的老家在浦江,对婺城乡村的变迁与美景有很深感触:“现在的乡村,青竹绕院、溪水清澈,环境比城里还要惬意,坐在这里写生,连风都带着诗意,真是一种享受。”
来自重庆的中国美术协会会员、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龚玉说,自己走过不少乡村,但此次婺城之行让人眼前一亮。“婺城乡村美得恰到好处,尤其是古村保护与现代治理结合得浑然天成,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岩头村是一个具有典型徽派建筑风格的村庄,白墙黑瓦、青石铺阶,文化水街穿村而过,一下子吸引了艺术家们的目光。“用‘精致’二字形容岩头村再贴切不过。老建筑被精心留存,‘修旧如旧’的改造理念,让乡愁记忆有了安放之地。”甘肃省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王旻极说。
在雅畈古街,虽然寒意渐浓,却丝毫挡不住水彩画名家们的创作热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华东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冯信群在古朴的四方桌前落座,铺展画纸、调配颜料,目光牢牢锁定茶馆内的百态人生。
“烟火气就是老百姓的生活日常。”冯信群一边以细腻笔触勾勒线条,一边分享创作感悟。银发老者闲谈时的悠然、邻里搭话时的真挚笑意、茶杯升腾间的袅袅热气,都被精准捕捉于画纸之上,既还原老茶馆的古朴质感,更定格街坊邻里间的温情暖意。这是冯信群首次到访婺城,却对这片土地情有独钟。“婺城山好水好、人杰地灵,乡村生活丰富鲜活,美食小吃琳琅满目,3天内走过不同景致,每次创作都有新的触动。”在他看来,科技让生活更便捷,而艺术让生活更有温度,走进乡村、贴近人民正是艺术家汲取创作养分、获得原创动力的最佳途径。
11月13日,汇集30多位水彩画名家的60多张作品在金华文化馆首展。展览现场,一幅幅作品色彩明快、意境悠远:北山雄奇叠翠,南山清幽含黛,古村老街氤氲着市井烟火,乡村振兴铺展出生动图景。这些画作不仅精准捕捉婺城秀美的自然景观与深厚的人文遗产,更以艺术笔触诠释了婺城的山水文化、治水精神、红色基因与图强基因。
作为“视觉婺城”活动策划者之一,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浙江省油画家协会理事、婺城区文化馆馆长郑红建说:“从第一季到第十季,我们始终结合乡镇特色与文化热点策划主题,涵盖生态、人文等多元维度。这不仅是艺术家交流的平台,更是宣传婺城生态与人文底蕴的窗口。”
据悉,“视觉婺城”第十季全国水彩画名家走进人文乡村采风展览将陆续走进婺城区各乡镇巡展,并持续到12月中旬。婺城区文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以此次画展为纽带,吸引更多艺术家与游客走进婺城、品味婺城、宣传婺城,让艺术创作与婺城山水人文碰撞出更绚烂的火花,为“人文婺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