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03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1版:头版

积极探索综合种养模式 不断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我市高水平推进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 卢奕仿

近年来,我市以绿色发展为主线,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强化源头防控,积极探索综合种养模式,不断促进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助力乡村振兴。

源头减排 农田焕新

农业面源污染影响生态环境,特别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的不科学不合理施用,不仅导致投入低效,残留部分也被农田排水直接带入河道或渗入地下,所含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成为影响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来源。

近年来,我市开展“肥药两制”改革,实行化肥农药实名制购买定额制施用,应用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配方肥、发放施肥建议卡、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通过科学施肥用药,我市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9年实现负增长。

2018年,我市启动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建设,重点围绕现代农业园区、粮食功能区、水源保护地等进行生态沟渠建设,鼓励连片成网、排水循环利用,形成较高的示范性,发挥农田面源污染减排关键作用。婺城区雅畈镇芳田村荷花溪在实施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建设项目后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小溪;东阳市湖溪镇八里湾村将生态沟渠项目与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田园生态景观系统打造等农业新元素相融合,吸引越来越多周边居民和游客前来休闲漫步、拍照打卡。

据了解,我市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建设连续4年在省农业农村厅第三方评估中名列优秀。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建成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70余条,总长度约74公里。

综合种养 “一田双收”

种养结合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利用稻田浅水环境为水产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形成稻鱼共生、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生态种养系统。

10月中旬,走进兰溪市永昌街道的“李渔稻田”,一片片水稻随风飘舞,稻穗金黄饱满,河蟹爬满笼网。稻田养蟹充分利用稻蟹互利共生的关系,稻田为螃蟹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而螃蟹则变身为水稻松土施肥的“服务员”,以“种稻不施肥,养蟹不喂料”的生态种植、养殖方式,实现“一水两用、一季双收”。

这几天,养殖大户冯泽宝忙得不亦乐乎,他负责的位于义乌市城西街道石明堂村的“稻虾共养”项目进入澳洲淡水龙虾大规模捕捞期。今年“稻虾共养”龙虾亩产约150公斤,水稻亩产约550公斤,可加工出350公斤大米。石明堂村还将培育以澳洲淡水龙虾为主题的特色餐饮产业,积极打造石明堂村“稻虾共养”生态旅游新名片。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目前已发展稻渔综合种养面积2.6万余亩,有稻鱼综合种养主体209家,创建省级稻鱼综合种养示范县1个(永康市),省级示范基地24个。

循环利用 变废为宝

这些年,我市积极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动畜禽粪污由“治”到“用”转变,全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95.21%,通过无废农业助推种养循环的例子比比皆是。

利用畜禽粪便养殖蚯蚓、蚯蚓的粪便转化成肥料促进苦瓜生长、苦瓜藤蔓生长搭建遮阴棚为蚯蚓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在武义县茭道镇朱王村的禾硕农场,小小蚯蚓在田间串起一条生态经济链。农场负责人单国成对该模式充满信心:“现在一亩地每年可以收获400—500公斤的蚯蚓干,待养殖技术成熟后,每年一亩地单蚯蚓的收入可达到3万元。”

武义县柳城畲族镇全塘口村50多亩莲田养殖有8000多只中华鳖,每天要消耗50公斤黑水虻饲料。当地用豆腐渣喂养黑水虻,建立豆腐渣—黑水虻—中华鳖—莲花生态农业循环体系,实现每亩增收超过1万元,整村收入增加50万元,展现水美、田美、景美、业美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