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8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0版:金开新闻

守护不只“315” 金开伴你“365”

记者 胡晨歆 吴璇 胡雅心/文 胡晨歆 吴璇/摄

为有效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全面优化消费环境和市场秩序,“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前后,金华开发区相关部门开展系列活动,通过优化消费环境释放消费潜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年受理投诉举报11533件

3月15日上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发区分局、金华开发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邀请10多个部门开展以“激发消费活力、维护消费权益”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各单位通过发放行业知识宣传单页、讲解维权知识、咨询答疑等多种方式,向消费者普及行业安全知识,讲解消费误区,引导群众树立科学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市市场监管局开发区分局工作人员向群众介绍2023年度全市消费维权十大典型案例,以案释法、以点带面,提醒消费者防范消费风险,加强依法维权意识,同时敦促经营者诚信自律、守法经营。

与此同时,现场统一受理消费者各类投诉举报,认真做好“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期间消费投诉举报工作,积极有效处置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开发区分局紧紧围绕放心消费建设,开启世贸城市广场、银泰百货金华之心店放心消费商圈建设和江南电动自行车放心消费一条街创建,推动全区消费环境和消费质量持续向好。截至目前,开发区已列入培育的放心消费单位1561家、放心工厂185家、承诺无理由退货单位522家。

2023年,该局共受理投诉举报11533件,其中消费投诉9285件、举报2248件,共计涉及争议金额1005.8万元为消费者挽回损失675.6万元。

打假反诈“一个都不能少”

“在生活中发现有售卖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行为一定要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活动现场,市公安局江南分局民警通过发放宣传册、法律知识讲解等形式,向群众广泛宣传消费者维权方面的法律法规,并结合典型案例,传授“假币、假卷烟、假三农”等产品的鉴别方法。

同时,民警还向群众提供现场咨询服务,耐心解答市民关于消费维权、网络安全、电信网络诈骗等方面的疑问,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打假,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宣传活动结束后,民警走进辖区商店开展摸排“打假”活动。针对辖区超市内食品、酒类等商品,进行全面细致的摸排,重点检查产品的产地、生产日期和厂家。检查过程中,民警要求经营户提高责任意识,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提醒消费者购买商品要通过正规渠道,仔细查看产品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发现假冒伪劣产品,及时投诉举报。

在金西,罗埠镇平安建设办联合罗埠镇派出所、罗埠司法所开展以“守护平安,诚信经营”为主题的“3·15”反诈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罗埠镇派出所民警和专职网格员们与来往群众面对面交流,开展精准宣传。民警重点讲解电信网络诈骗的真实作案手法与流程,深入分析如何有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向群众普及相关知识。

罗埠镇司法所邀请专业律师在现场设置法律维权咨询台,向来往群众普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知识,鼓励居民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时能够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还向前来咨询的老年朋友宣传打击养老诈骗以及防范电信诈骗的相关知识。

专职网格员们还先后到沿街店铺、超市菜市场门口、各企业等重点场所发放反诈宣传册,介绍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类型与最新发展趋势,提醒大家提高警惕,避免出现财产损失。

辨识假冒伪劣消防产品

3月14日,全市“3·15”消防科普宣传暨打击冒牌培训和制售假冒伪劣消防产品活动在金华开发区世贸城市广场举行。

活动现场,各参与部门利用宣传展板、宣传册、现场大屏幕开展消防产品科普知识展示和相关法律知识宣传。记者注意到,现场还设置真假辨别区、灭火区和器材体验区、消防实验区等功能区域,引得市民纷纷驻足观看,不少人主动向工作人员询问了解消防产品辨识方法和家庭防火技防手段。

在消防实验区,消防员现场开展防火门燃烧和切割实验、电动自行车充电火灾实验、防火涂料木板火烧实验、假灭火器灭火实验等,直观地让市民感受到了不合格消防产品的危害。“阿姨,你知道这是什么吗?”“这个简单,就是家用烟感器”……在科普直通车区域,通过现场展台和产品墙,进行常见消防产品展示。“这种活动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现实中的教育是最直观的,一方面能降低对火灾的恐惧感,一方面能提升消防应急能力。”金华商城工作人员张先生对活动点赞。

在灭火区和器材体验区,来自三江街道3个社区的安全员体验了一把穿戴灭火防护服。在消防员指导下,江滨社区专职网格员张朝方穿上约40斤重的灭火防护服。“真的是太重了,很难呼吸,体会到了消防员的不容易,对日常网格消防安全检查也有了更深切体会。”张朝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