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0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3版:健康金东

新冠疫苗接种 你准备好了吗?

本报讯(记者 何晓莎 通讯员 曹思远)近期,新冠疫苗接种问题备受关注。记者从区疾控中心获悉,根据国家、省、市、区新冠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和安排,目前,我区接种工作正有序推进,已完成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摸底和重点人群新冠疫苗紧急接种培训,计划本月底完成重点人群接种工作。

对于市民关注的相关问题,区疾控中心进行了解答。

当前哪些人可以接种?

当前新冠疫苗接种人群优先考虑进口冷链物流、口岸、国际和国内交通运输等感染风险较高的人群。接种对象年龄范围为18~59周岁(含18周岁)。

重点人群主要有8类:涉及进口冷链物品的口岸一线海关检验检疫人员;装卸、搬运、运输、集中监管仓等相关人员;国际、国内交通运输司乘人员;因公、因私出国工作、学习人员;面临较高境外疫情风险的边境口岸工作人员;医疗卫生人员;政府机关、公安、武警、消防、社区工作者;与入境物品、水、电、暖、煤、气、交通、物流、养老、环卫、殡葬、通讯相关工作人员。

据了解,相关人员指的是行业内社会公众直接接触提供服务的一线工作人员,如窗口服务人员、路面执勤人员、入户服务人员等。

符合要求的去哪接种?

通常情况下,将在辖区内具有预防接种资质的门诊中选取条件较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作为新冠疫苗紧急接种的指定接种门诊。

届时,区卫生健康局将及时公布辖区内的接种点、能够接种疫苗的单位,包括地点、服务时间。同时也会通知相关单位、个人,提前预约。接种疫苗时,需携带身份证,做好个人防护。

接种疫苗出现不良反应怎么办?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途径,通过接种疫苗对人体产生保护作用,但也有个别人在接种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

国家从前期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观察到的常见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几方面:头痛、发热、接种部位局部的红晕,或者出现了硬块,另外还有咳嗽、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

在这次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组织工作中,我省特别在疫苗接种的医疗救治保障工作方面提出要求:所有接种点既具备接种条件,又满足救治需要,以确保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特别是严重异常反应能够及时有效处置。所有参与疫苗接种和救治保障工作的医务人员均需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在此基础上,各市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将辖区内接种点划分为若干区域,组织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对口负责责任区域内接种点的医疗救治保障工作,派出有经验的急诊急救人员携带医疗设备、药品等驻点保障。

疫苗安全情况怎么样

能放心打吗?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2月19日新闻发布会数据,7月以来,在自愿、知情、同意的前提下,我国对高风险暴露人群进行了紧急接种,目前已完成100多万剂次的新冠疫苗紧急接种工作。经过严格的不良反应监测和追踪观察,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其中有6万多人赴境外高风险地区,也没有出现严重感染的病例。

打了疫苗后

需要继续带口罩吗?

目前病毒发现的时间还不到一年,疫苗能够保护多久尚无明确结论。接种新冠疫苗后,公众仍应继续坚持戴口罩、保证社交距离,做好勤洗手等个人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