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东在全省诉前调解改革现场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
本报讯(记者 潘逸)9月8日上午,全省诉前调解改革现场推进会在金东区召开。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王中毅,省高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张宏伟,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蔡永波,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徐晓波,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徐建役,市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叶向阳,金华金义新区管委会主任、金东区委书记黄国钧等领导参加。会上,我区围绕“先行先试 攻坚破题 探索诉前调解改革新路径”作典型发言。
近年来,金东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重要指示精神,紧扣省委、市委工作部署,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以“13510”机制为核心、分层递进、闭环管理的多元解纷体系,不断提升县域治理现代化能力和水平。
构建一套体系
多元解纷促和谐
建立“社会治理中心自上而下分级交办、基层网格自下而上排查报告、专业力量全域全量兜底化解”体系,全面形成“基层吹哨、部门报到、专业助力”的调解工作合力。充分发挥社会治理中心“中枢”作用,整合“10+3+4”机构力量,集成人民调解等6种解纷资源,设置信访等19个服务窗口,切实把主阵地前移到立案之前,把专业力量集结到窗口一线。发挥1个中心“龙头带动”、12个镇街综合信息指挥室“桥梁连接”、360个村(社)网格“底座加固”作用,全面构筑“13510”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覆盖专业市场、工业园区及重点行业领域,建立8个点阵式专业调解组织,培育品牌调解工作室15个,调解类社会组织4个,全面打造多元纠纷化解“共调圈”。上半年,我区重大信访问题清单指数考核列全省第七、全市第一。
重塑一项机制
分层递进止纷争
完善受理—修复—引调—分流—调处—回流—速裁“七步”流程,探索调解优先、司法赋强、法官全程指导等制度,实现诉前调解闭环管理。建立调解程序前置制度,设置“诉调衔接”专窗,引导当事人进入调解前置,第一时间分流调解,对不适宜或当事人拒绝调解的案件,及时导入诉讼程序。建立司法确认“绿色通道”,协议未当场履行的案件,调解员全程跟办代办,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赋予强制执行力,切实破解调解反复、次生纠纷等问题。积极探索公证、仲裁与调解衔接制度,提高商事、金融、知识产权等调解协议的履行率。建立预分案机制,分流引调阶段即明确指导法官,全案全程指导。对行业内典型、普遍、多发的纠纷,通过类案研判、示范审判,从解决“一件事”向破解“一类事”再到规范“一机制”转变,真正实现“办理一案、规范一片”。
营造一种氛围
案结事了暖民心
强化全方位的政策保障与支持,营造全社会有感的浓厚氛围,切实提升社会各界对金东“多元非诉解纷体系”的参与度、认可度、满意度。开展优秀调解组织、调解员、调解案例评比表彰,调解员队伍获得国家级荣誉3人次,省级8人次,市级34人次。完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培育支持体系,在全市率先推进人民调解协会实体化运行,深化“和美议事厅”区域调解品牌,吸纳退休政法干警、律师、教师、乡贤,建立“天平调解团”等18个专业调解团队。通过“一张笑脸、一个故事、一片真情”,讲好金东一站式诉调服务群众满意故事。研发“你点我调”系统,提供“菜单式”调解服务,提升人民群众调解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