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一老一小” 托起“朝夕美好”
我区“家门口”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育”
本报讯(记者 严昭睿)“一老”连着“夕阳”,“一小”连着“朝阳”,都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东孝街道聚焦“一老一小”急难愁盼问题,高度重视社区在儿童成长、老人乐享晚年中的作用,持续在四个城市社区打造“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的场景和功能。
在保集外滩花园的“小伢儿停车场”,各式各样的婴儿推车、小自行车、滑板车等都被整齐停放在规定区域内,等到玩耍结束,孩子们便到“停车场”寻找“爱车”。
今年九月,全市首批“小伢儿停车场”率先落地东孝街道,在滨江社区的融创晓郡花园、保集外滩花园和蔚蓝海岸三个小区投入使用。
“小伢儿停车场”一亮相,就得到了家长们的点赞,“孩子们都会自觉把车停进‘停车场’内,既能培养孩子的习惯,小区的环境秩序也能变好,我们住得也开心。”社区居民童遥说,随着越来越多孩子和家庭的“加入”,居民楼里的文明空间也变得越来越大了。
临近中午,走进山垅头社区老年食堂,几大盘色泽诱人的家常菜热气升腾,“针对冬季天气情况,增加炖菜和汤类,对食谱进行了科学的调整,价格合理,很受大家欢迎。”山垅头社区工作人员钱辉介绍道。
为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东孝街道在很多村社都开办了“老年食堂”,给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提供一日三餐的送餐服务,让老年人在家就能吃上可口的饭菜。助餐政策解决了老年人就餐难问题,让老年人“吃”出幸福感,提高幸福指数,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可口饭菜。
在保障老年人吃饱吃好的基础上,街道还积极拓展党群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融入休闲娱乐、志愿服务等,把暖心的服务送到老年人身边。金瓯社区整合老年服务资源,搭建邻里交流、志愿服务平台,每周开展手机摄影培训,将会议室变成“书桌”、“茶桌”、“会议桌”,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孩子放学比我下班早,如何接女儿放学一直是我的烦恼。社区开设四点半学校,彻底解决了我的难题。”东景社区居民王女士说,四点半学校为孩子们放学后提供了放松、娱乐和学习的场所,自己下班再过来接孩子也很方便。
“一老一小”其乐融融,都在社区这一方天地。走进8月正式揭牌使用的东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可以看到,这里集养老托育、社区诊疗、基层党建、便民服务、居民文娱等功能于一体,“15分钟生活服务圈”覆盖了六千多人。
“社区除开设四点半学校外,还会不定期的组织辖区老人和儿童开展两次公益活动,涉及运动、手工、游戏等方面。”东景社区工作人员盛苗宁说,社区以居民的需求为宗旨,持续做好“一老一小”服务,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家门口就能实现“托幼托管”、康养服务,这让东孝年轻人奋斗无牵挂。东孝街道将持续聚焦群众“一老一小”民生服务需求,健全15分钟社区公共生活服务圈,让社区居民乐享高品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