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8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我区召开半年经济媒体吹风会

本报讯(记者 金灿灿)8月1日下午,我区召开半年经济媒体吹风会,区发改局、区经信局、区商务局、区科技局新闻发言人,央广网、新华网、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浙江日报》、浙江交通之声、金华市新闻传媒中心等媒体参会。

会上,区经信局介绍新区半年经济数据情况。上半年我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14.59亿元,同比增长17%;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40.8亿元,同比增长18.9%,增幅排名全省第2,连续四个月排名全市第1。上半年全区规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市第2。上半年我区制造业投资增速加快,全区完成制造业投资28.9亿元,同比增长65.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5个百分点,增幅排名全省第4,连续两个月排名全市第1。上半年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也在加快,全区完成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4.6亿元,同比增长67.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1.9个百分点,增幅连续五个月排名全市第1。

上半年,区发改局积极争取资源要素,以“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等方式,兑付区级资金7.8亿元,超时序进度23个百分点,排名全市第2,争取省级“8+4”政策资金3.41亿元,惠及企业292家。新增产业、科创等多项领域贷款超160亿元,保障用能6.48万吨标煤,新增供地5935亩,引进大学生6439人,博士20人,高技能人才1015人。积极争取专项债,申报2024年专项债项目45个,债券需求92.72亿元。已下达专项债券额度51.39亿元,全市排名第1,已发行专项债券30.39亿元,全市排名第2。积极争取国债,2024年发行增发国债项目5个,国债资金金额4.76亿元;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33个,资金需求73.58亿元,排名全市第1。

上半年,区商务局各项商贸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提升”方面:一是自贸区高质量建设得到提升,1-6月,自贸区新增注册企业数1160家,同比增长163.04%,居全省自贸试验区首位。“义新欧”中欧班列金东平台累计发车480列,共计3.9万标箱,同比增长9%,创历史新高。快递业务量达5.6亿件,同比增长76.3%;快递收入累计16.3亿元,同比增长80.6%,增速位列全市第1。二是服贸电商产业发展模式得到提升,创新跨境电商收结汇便利化和进口“数字清关”服务模式。今年1-7月,金义跨境电子商务监管中心出口新模式通关货值达到3305万美元。服务贸易进出口额1.35亿美元,全市排名第1。三是国际贸易规模和质量得到提升,拓展外贸出口新赛道,加大新能源品类等外贸新兴主体培育,推进格普光能、润马光能等光伏企业做大做强外贸出口,1-6月,全区外贸出口额达77.91亿元,同比增长7.49%。四是大众消费市场热度得到提升,依托新开业商业综合体,营造都市消费新热点,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4.7%,全市排名第1;住宿餐饮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8%,全市排名第2。

今年以来,区科技局以“打造增长极、建设新中心”为目标,围绕“三支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1-6月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8.8亿元,同比增速36.2%,全市第1,占营业收入比4.1%,全市第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7.1亿元,同比增速29.2%,全市第1,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6.29%;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额25.51亿元,增速116.7%,全市第1,占固投比21.35%;实现技术交易总额13亿元。围绕省“315”体系和区“3+3”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关键技术研发,组织7家单位申报省“尖兵、领雁”项目,上半年立项3项,申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49项,区级项目31项。持续深化“揭榜挂帅”机制,榜单41项,发布榜单金额819万元,攻克榜单6项,已签约合同金额509万元。金东区“揭榜挂帅”案例及做法入选7月29日《人民日报》头版文章—《重点领域改革蹄疾步稳》。新建博士创新站3家,引进外国专家来华59人,新引进国家级创新型人才1人、省级创新型人才3人,实现历史新高。科技城板块布局两大国家级平台,集聚11个创新平台,86家高新技术企业,25名领军人才。重点建设金漪湖科技创新策源地,概念设计方案再优化再提升,生态修复九大场景逐步开放。

会议指出,经济领域重点部门应重视对外宣传工作,及时总结提炼工作亮点,向媒体提供第一手新闻线索,同时积极落实“4·2·1+N”新闻发布工作机制,适时自主召开新闻发布会、媒体吹风会,发布新区重要文件、重大政策举措、重大活动或是解读近期工作成效。各部门要与媒体形成宣传“合力”,打破宣传思想工作领域各方面工作壁垒,打通宣传思想工作与各方面工作的内在关联,形成全域联动抓宣传的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