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3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多措并举

助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本报讯(记者 徐盼)“徐老师,谢谢您的辅导,现在我和母亲之间的心结已经打开,我也会全身心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中去。”8月28日,在金东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小优(化名)对志愿者老师徐丹表达了真诚感谢。

小优是一名初中生,平时上学需要住校,加上父母工作繁忙,亲子之间缺乏沟通,放暑假后,她与家人时常发生争吵,产生了很多负面情绪。随后,妈妈与小优来到辅导中心分别进行了辅导,母子关系有了很大缓和。

学生成长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金东区持续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暑假期间组织安排心理辅导志愿者老师每天坐班,为有需求的学生和家长开展心理疏导、个案辅导,赋能学生成长。

金东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成立于2018年,去年11月成功创建为浙江省县级辅导中心。作为全区心理健康工作重要的阵地,辅导中心常态化开放心理咨询室,对来访者进行一对一、点对点的线上和面对面咨询,并针对教师、家长等群体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教育、心理团体辅导,为全区青少年全面构建心理防护屏障。

“马上开学了,除了常态化开展个案咨询辅导,针对教师和家长的成长营和成长沙龙也将全面启动。”辅导中心负责人胡安娜说。金东区教师成长营自2022年9月组建以来,每周三晚上以沙龙形式展开,借助OH卡、意象对话等技术,助力心理教师提升辅导技术,提高教师学习成长的动力,在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运用,截至目前已经开展了45期。

“参加教师成长营一年多来,对我帮助很大,不仅提高了自身的心理辅导技术,也对心理教师这个岗位有了更深的理解。”曹宅小学心理教师陈晓珍感慨,在区辅导团队的指导下,她将沙龙的模式带到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心理沙龙活动,及时为学生、教师和家长赋能。

2023年2月,我区成立了“壹束光”团辅小组,将团辅活动送教进校。“团辅小组根据学校需求,以主题式团辅形式送教入校,团辅成员上课,学校心理专兼职教师观摩,课后共同研讨的形式促进学校心理健康课的扎实落地。”胡安娜说,这样的团辅形式不仅给予了学生心理支持,更完成了“以教带教”的使命,提高了心理教师的综合能力。

除了做好教师成长工作,家长也是助力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一环。据悉,我区家长课堂目前以两种形式展开,一方面辅导中心与学校进行联动,安排志愿者进校开展家长专题讲座,另一方面,家长也可通过“心灵e家”平台获取家长课堂信息报名参加。“新学期,我们也将加大家长课堂的开课频率,拉长辅导次数,为家长提供更有效的辅导。”胡安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