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干2024 ——省级新区融媒行③
绍兴滨海新区:打造大湾区强劲活跃增长极、产城融合示范区
□调研组 傅庆雷 李培学 朱志恒 吴婷 胡一谦
编者按
近年来,作为全省布局高质量发展的七大省级新区之一,金义新区持续掀起“大干快上、以干促上、实干至上”热潮,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突破性的成绩。新区活力奔涌、动能澎湃,正呈现厚积薄发、蓄势待发的生动格局;奋楫扬帆、奔竞向前,正呈现抢抓机遇、大干快上的强劲势头;万众一心、近悦远来,正呈现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大好局面。
值此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力“打造增长极、建设新中心”之际,中共金华市金东区委宣传部、金华传媒金东中心和金东区融媒体中心共同发起策划“大干2024——省级新区融媒行”活动。由市、区两级媒体组成6个采访组深入了解各大新区平台、项目、产业建设方面的新动态、新做法、好经验、好成果,特别是值得新区学习借鉴的典型做法和生动实践。
即日起,金华传媒金东中心和金东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大干2024——省级新区融媒行”系列报道,敬请关注。今天推出第三篇。
大湾之滨,向海而生。
2019年11月29日,绍兴滨海新区揭牌成立。这块规划总面积4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60万的土地,成为浙江省大湾区“七大新区”之一,是绍兴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杭绍甬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的桥头堡。
2023年,绍兴滨海新区跑出了一条昂扬上升的发展曲线——地区生产总值924.08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居全省七大新区首位。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383.69亿元,同比增长10.6%。
2024年,是滨海新区体制机制调整优化的开局之年。今年以来,滨海新区共招引项目27个,总投资694.6亿元。其中,100亿元及以上项目3个,50亿~100亿元项目3个,10亿~50亿元项目17个,招引项目数量位居绍兴全市前列。
数据无声,却最为有力。滨海新区交出的发展答卷,可谓优秀。
干字当头 演绎“速度与激情”
实干是最好的方法论,担当是最佳的精气神。
盛夏时节,与天气一样火热的,是滨海新区正在开展的“双百”攻坚行动。
比进度、比投资、比形象。滨海新区不仅建立了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做到“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抓到底”,实行每月调度、每月通报、每月会商,确保高质量完成攻坚任务。同时发布重大项目攻坚榜,绘制“红黄绿”三色预警,评选“红旗”“蜗牛”项目,让干部紧起来、跑起来、快起来。
决胜高质量发展新战场,离不开能打硬仗、作风优良的精兵强将。滨海新区构建起规范、务实、高效的选人用人机制,注重在开发建设一线识别考察干部,出台“敢为善为、图强争先”实施方案,开展“政治素养提升、组织建设提纯、履职能力提质和考评机制优化”四大行动,为“能上能下”亮明“考核标尺”,“以实绩论英雄”“凭能力定岗位”。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在滨海新区,有着一套“12721”工作体系,即1天研判项目信息、2天内明确落地意向、7天内互访考察、21天内提交上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项目落地钉实。这是工作作风与工作效能的强力催化,是务实之风与实干精神的最好体现。
滨海新区招商服务二局运营部一组组长王真真,在9年的招商生涯中,曾获绍兴市“优秀招商干部”“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突出贡献奖先进个人”等称号。3天飞了5座城市,2天跑了7家企业,她不断刷新着自己的“招商纪录”。
“不是在招商,就是在招商的路上。”这句话是王真真所代表的滨海新区所有招商人的真实写照。他们很少坐办公室,几乎24小时待机,以“争”的意识、“抢”的斗志,时刻准备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赶赴全国各地“叩门招商”。
速度与激情在滨海招商队员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特战队员式”的工作方式,“拼命三郎式”的工作热情,这样的钉钉子精神夯实了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底盘。
链上发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
项目千千万,怎样的项目才是滨海新区需要的?
纵观滨海新区一季度招引的产业项目,大多涉及高端制造、生物医药、大健康、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这也显现出滨海新区清晰的发展思路——向“新”而行,加快新质生产力布局。
近年来,滨海新区着重在产业发展现状、空间规划布局、市场发展动向、重点招商方向等方面绘制产业链图谱,一场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的“强链计划”强势推进,一批前景广阔、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支撑起滨海新区核心竞争力的“四梁八柱”。
星耀46系锂电池项目是今年新招引的百亿级项目,而在此之前,浙江钠创新能源有限公司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三花新能源汽车部件等产业链上下游相关项目已先行落地,并成长为滨海新区的标志性产业之一。
另一个百亿级项目——总投资150亿元的中国烯谷(绍兴)石墨烯全球原创硬科技产业项目,则是滨海新区布局大健康产业迈出的重要一步。
“对照产业链图谱‘按图索骥’,我们沿‘链’招商,一图在手,项目对接变得精准、高效、便捷。”滨海新区招商服务二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着力在“链式招商”上下足功夫,围绕企业所处产业链位置、需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帮助谋划上下游产业链的精准补链强链,建设了一批建链补链强链的重点项目,全力形成产业招商新业态。
得益于精准招商和链式招商,滨海新区四大主导产业上下游产业“聚链成群”,“发展指数”快速攀升。2023年,滨海新区集成电路产业产值突破650亿元,生物医药产值突破350亿元。高端装备产业以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装备、现代环保装备、电子装备等为重点,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已布局从锂电到钠电、从液态到固态电池以及氢能等新能源细分领域,集聚了“三花”“苏泊尔”“钠创”“卫蓝”等一大批代表性企业。
今日的招商引资,是明日的产业格局。从“招商引资”到“择商选资”再到“赋能招商”,滨海新区项目招引理念从“看产值”向“看新质”“看匹配”转变,这不仅“抢”了眼前的项目,更是在为未来布局。
暖字入心 呵护“项目全周期”
把项目招进来是本事,服务好项目建设和发展更见真功夫。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这几年一直处于产能扩张阶段,在滨海新区分六期建设的工业园区,目前进展顺利。“去年年底,第四期项目已完成主体施工。今年1月,第五期项目刚启动,所需332.5亩用地就落实了,实现‘拿地即开工’。”2023年该公司实现营收超50亿元,比上年增长逾50%。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三花产业园能迅速发展壮大,正是得益于滨海新区提供的“保姆式”服务。
滨海新区每一个重大项目快速推进的背后,都离不开项目推进机制的持续完善与各相关主体高效周到的服务。
为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快落地、快投产,滨海新区积极提升“地等项目服务”机制,搭建“代办+协调”服务矩阵,运用会商会议机制,分级协调打通堵点,推着项目往前跑;
为推动项目加速投产,滨海新区每个项目专人服务、专人代办,全面了解掌握建设进度和碰到的困难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为解决企业人才刚需,滨海新区积极打造“数智园区”,全方位保障园区人才服务工作,解决企业后顾之忧;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今年,滨海新区已连续出台《2024年滨海新区“1+9”政策》《关于进一步促进制造业内生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关于实施“稳进立抢开局、全力拼开门红”行动的若干意见》等系列政策,其中“1+9”政策全年预计兑现资金3.23亿元,一季度已兑现资金1.32亿元;
在优化审批流程上,滨海新区深化政府投资项目“集成审批”、一般企业投资项目“极简审批”、低风险小型项目“最多15个工作日”改革;在夯实要素保障上,对项目所需土地、环境容量、能耗、融资等需求,强化准入把关、要素保障……
把企业关心的事摆在第一位,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调研组发现,以项目为中心提供周到、高效的服务正成为滨海新区各级干部的共识,在项目各环节、全流程中无不彰显着“项目为王、项目为要、项目为先”的工作理念。在滨海新区各类政策引导和增值服务下,一个个重点项目正从“规划图”变成“施工图”,不断刷新项目建设“进度条”。
潜移默化、和风细雨间,营商环境已然是滨海新区最闪亮的名片之一。在这里,各类生产经营要素正在加速集聚、高效配置,完备的产业配套、一流的政务服务和便利的数字化流程,形成了综合成本优势,吸引着企业家选择滨海、扎根滨海。
调研手记
快,是滨海新区给人的最直观感受。
项目招引“拖不了”,落地开工“等不起”,问题协调“慢不得”。“滨海速度”的背后是担当精神,是敢于作为,是为企解忧。
如果说“快人一步”是滨海新区对发展速度的要求,那么靠前、贴心、高效的服务,则是滨海新区想传递的温度。
这一关,考验的是滨海新区各部门的执行力、推进力、服务力,体现的是各级干部的工作效能、服务意识、实干精神。这正是企业及人才乐见其成的“保姆式+专家化”服务,也是真正惠民的“服务型政府”。
既立足当下,又着眼未来,则是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定力和底气所在。
拉开时间维度,如果从滨海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这三个阶段来看,不难发现三个特征:一是昨天的“腾笼换鸟”换得好,及时淘汰低质量产业,与高碳高耗能做切割,快速实现转型升级;二是今天的“筑巢引凤”引得好,政策导向明确,政府服务到位,土地供给充足,融资渠道畅通,快速确保项目落地;三是明天的“滨海速度”会更快,有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恒心与毅力,高标准营商环境及高质量的政商关系,保障了滨海新区发展的加速度。
金义新区,与滨海新区有着诸多相似和不同。同为省级新区,同样年轻有活力,均有着省级平台和综保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金义新区既要学习滨海新区敢想、敢干、敢当、敢为人先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又要学习滨海新区立足自身发展现状,以未来引领现在的眼光与定力,精准规划和布局一批未来支柱产业,让金义新区赢在未来;还要学习滨海新区面对群众需求刀刃向内,把“复杂”与“困难”留给自己,把“简易”与“便捷”还给企业与群众的诚意与魄力,以“增值式”改革激活“服务力”,不断擂响金义新区高质量发展“奋进鼓”。
风正千帆竞,春潮逐浪高。青春的金义新区只要锚定目标不放松,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不断把创新之势、改革之势、开放之势转化为制度优势、发展胜势,就能汇聚起“打造增长极、建设新中心”的磅礴力量,为高质量发展“打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