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0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4版:新城

乡镇(街道)全覆盖

金东新能源充电桩建设“增量”与“提质”并进

□记者 严昭睿 廖怡晴 文/摄

近年来,金东全力打造智慧、便捷、安全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提升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加速推进新能源充电桩建设,办好充电这“桩”事,解决居民绿色出行的 “最后一公里” 难题。

告别续航焦虑 乡村出行有了新选择

“实惠,谷电时候过来充电价格很划算。”

“方便,自从村里有了充电桩,再也不用跑到镇上去充电了。”

在澧浦镇琐园村,村民得知期盼已久的充电桩正式投入使用,纷纷开着爱车过来“尝新”。

小电桩,大民生,加装充电桩让村民充电充出“满格”的幸福感。“趁着中午谷电便宜,特地赶过来充电,快充方便又实惠。”琐园村村民严女士说。

从点状布局到全面开花,充电桩建设工作如火如荼开展,我区新能源业务版图不断拓展。今年2月,我区在岭下镇、孝顺镇等10个乡镇(街道)23个村(社)布点建设充电桩32个,解决群众日益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问题。

在孝顺镇夏宅村,村民夏先生常常在下班后的第一时间将车开到新能源充电站充电。他说:“充电桩就在村口,快充慢充都很方便,比开油车划算多了。”

当下,这样的场景正在金东全域铺开。要让充电桩“下乡”之路走得顺利,用户的使用体验感首先要足够好。在“百度地图”搜索充电站,新能源车主能快速搜索到距离自己最近的充电站,充电桩的空闲情况、充电价格等一目了然,新能源车主可以享受到从查找充电桩、导航指引、充电服务到支付结算及用户评价的“一站式”便捷充电体验。

延伸最后一公里,充电桩“下乡”更是成了乡村振兴的“能量纽带”。去年7月,位于岭下镇的金东交投八仙积道充电站正式投入使用,配套建设630KVA组合型成套箱式变电站以及480kW分体式直流充电机,共有6台直流充电终端和1台液冷直流充电终端,设置了6个快充接口和1个超级快充接口,游客在游览八仙积道景区的同时即可完成补能。

“自从建了充电桩,不仅方便了附近村民,也带来了更多人气!”在八仙积道充电站,岭下镇釜章村村民章先生表示,充电站投入使用以后,自驾新能源电车来游玩的游客越来越多,岭下更热闹了。

记者在采访时看到,货车司机赵师傅正在为车辆充电。

“没想到,在这里也能找到充电桩。”赵师傅说,他主要跑苏浙沪的送货业务,基本每天都得找公共充电桩充电,得益于公共充电桩在乡村的全面铺开,他无需跑到市区就能为车续电。23分钟之后,车充满电,他便继续上路。

据了解,该充电站自启用以来,已累计提供充电服务2155次,“我们采用尖峰平谷计费方式,谷电的价格为每度0.49元,车主们可以根据此合理规划充电时间,获得更好的充电体验。”金东交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攻克充电难题 绿色出行添新活力

除了织密充电网络,金东还大力推动新能源技术融合与创新。

2月18日,赤松镇北山口村“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内,货拉拉司机邢师傅熟练地拔下充电枪,打开手机扫码支付电费。“先进,好用,方便!”说起充电站,邢师傅笑了笑。

邢师傅是北山口村人,他告诉记者,在该充电站建成之前,新能源汽车充电十分不便,村民要前往仙桥加油站或金华汽车城才能充上电,不仅路途远,寒冬腊月,自己还得守在车旁,很是不便。

2023年,北山口村“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建成使用,作为区里首个“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极大地方便了周边村民。这座“能量驿站”中,光伏车棚与储能设备构成科技矩阵。据悉,站内配置一台60千瓦双枪直流快充桩和两台7千瓦交流慢充桩,4个充电点位独立运行,在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的同时,可有效减少充电站高峰期的电网负荷。

“现在我每天都会来这里充电,用快充充电桩只需要40多分钟就可以充满,一次只需要20多块钱。”邢师傅说。不仅如此,村里购置新能源汽车的村民,也都习惯在此充电,来村里购买佛手、游玩的游客,也会选择在这里补充“能量”。

据了解,“光储充”一体化是由光伏发电、储能、汽车充电集成一体、互相协调支撑的绿色充电模式,通过建立清洁能源“利用、储存、再利用”的循环生态链条。

“白天是光伏发电的高峰,我们建造了储能系统,将电能存储在储能电池中,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时,储能电池将电量供给充电桩使用。”区供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接受来自光伏太阳能板的能量,储能电池还会在电价低时充电、在电价高时放电,实现电网削峰填谷。经测算,该套设施年光伏发电量1.5万千瓦时,可减少台区峰谷差20.41%。

“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在成本控制上也具有优势。“‘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的电力成本比普通充电场站低,对于需要充电的车主来说,充电费用也降低了。”区供电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这样一套系统,新能源车快速且实惠地充上新能源电,更好地践行低碳环保,让每一位来充电的车主都是环保的助力者。”

从“找桩焦虑”到“充电自由”,从“单一补能”到“生态赋能”,技术创新带来的连锁效应正在显现,新科技融入充电站不仅解决眼下的民生痛点,也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销售。

“有些邻居想购置新能源汽车,可转念一想,遇到急事,家用的慢充桩充电根本来不及。”邢师傅说,自从家门口建起了“光储充”一体充电站,村里很快就多了几块“绿牌”。

村民叶先生是新“绿牌”的其中一员。“家门口有了充电站,新能源车充电像加油一样方便,再也没有里程焦虑了。”作为曾经的燃油车“老司机”,叶先生算了笔账:每月充电成本较燃油车节省近600元。

不仅如此,金东正加速推进 “光储充换一体化”“全液冷超充”“智能有序充电” 等前沿技术融入公共充(换)电站建设,全方位、多层次地为充电体验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