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农信息:让低空经济成为乡村振兴“新翅膀”
□记者 李玲添
“很高兴受邀参加这次会议,我们将努力发挥自身特色优势,为当地农业科技化发展贡献力量。”日前,在绍兴市低空运营企业座谈会上,金华浙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慧芬说。交流中,绍兴市低空产业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浙农信息”符合该市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和低空融合运行管理平台建设的需求,有意向与该企业深入洽谈在低空+AI+农业领域的合作。
据了解,“浙农信息”主要以低空遥感数据采集、农业大数据模型分析、软件开发、数据运营于一体的企业,公司致力于为政府、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与解决方案。截至目前,企业已获两项关于“无人机影像”方面的发明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自主研发的无人机影像云管理系统获浙江省经济首版次认定推广,已面向全国推广应用。公司现有无人机设备日飞行能力30万亩,日处理数据2T以上,已获得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双软认证企业、国家高新企业等称号。
金东区种植苗木历史悠久,苗木种植户在经营的过程中存在修剪人工成本高、土地流转资金多、苗木管理运营费用高的情况,往往有抵押贷款的需求。“地上作物、农业设施、流转的土地都是资产,但之前,它们很难作为抵押物贷款。这几年无人机和AI技术日渐成熟,利用新技术让评估流程更简单、监管成本更低成为了一种可能。”区农业农村局林业种苗管理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2月,“浙农信息”研发推出了苗木监管平台,接入“浙农无人机影像云”平台,搭载大疆无人机,开展实时常态化巡查,将获取的数据通过模型进行算力分析,进而获取数据变化,实现对苗圃的实时监测。
“我们通过北斗防拆卸及定位技术和无人机常态苗圃巡查智能分析技术监管抵押的苗木,推动‘苗木评估、苗木资产监管、银行贷款’的全流程服务,大幅降低金融服务成本。在新技术的支持下,相关银行推出创新产品‘花木贷’,为苗木种植户苗木提供了手续简单、利息低、放款快的抵押贷款。”吴慧芬介绍。截至目前,“花木贷”已为82户经营户提供了2.97亿元苗木抵押贷款。“花木贷”的成功,为活动资产抵押贷款蹚出了一条新路子,低空经济在农业的应用场景不再只是植保、投料、吊运等生产领域,更是创新性地跨界到助农金融服务领域。
“我们把无人机影像云管理系统升级打造成低空农业数据生产运营平台,开放技术接口,建立低空农业数据生产运营的团队技术标准,与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数十家高校合作开发无人机影像算法模型,推动‘一地创新、全国应用’的市场推广。”吴慧芬说。目前,“浙农信息”在低空+AI+农业领域的管理、服务、生产等方面都取得了成效,已在20多个县(市、区)围绕低空+农业补贴实现了AI自动化,提升了政府的决策效率。同时,公司已与全国220多家运营商合作,预计2025年可以实现数据服务超5000万元,推动跨学科合作,为无人机影像数据深度挖掘提供浙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