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东科技:养殖“三兄弟”为农业产业插上科技翅膀
□记者 俞鸽
“这是我们猪舍的机器保姆!”养了十几年猪的金梦阳没想到,自己竟有了机器人“员工”。
3月4日,记者通过金华市绿岛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生猪养殖基地监控看到,猪舍的“清洁保姆”正忙前忙后,智能清洁机器人深入窄小的粪坑,高压水柱如利剑般清除污垢,将猪舍板下粪水清理得干干净净。“板下清理可是个难题!过去人工清理效率低,还容易出现事故,机器人可帮了我们大忙!”金梦阳感叹。
除了智能清洁机器人外,猪舍里,还有健康巡检机器人头顶全景摄像头缓缓移动,AI视觉系统实时分析着每头猪的体温、步态,95%的异常检出率让疫病防控从“大海捞针”变为“精准狙击”。智能消毒机器人喷洒的雾化消毒剂,在激光导航指引下均匀覆盖每个角落,节省30%劳动力的同时将消毒合格率提升至99.8%。“智能机器人把养猪这个‘脏累活儿’变成了‘科技活儿’。”
据悉,金华市绿岛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内使用的智能机器人名为“养殖三兄弟”,是位于金义新区的浙江恒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当前正处于试运行阶段。“这三个‘新员工’上岗后,养猪成本能节省约30万元。”金梦阳高兴地算着经济账。数据背后,是“恒东科技”攻克的12项关键技术:从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到远距离精准喷雾控制,从狭小空间导航算法到生猪健康识别模型,每个技术突破都对应着行业痛点。当养猪插上技术翅膀,生猪养殖企业增强了穿越周期的能力,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推广,公司整体生猪养殖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
“我们原本是做安防巡逻机器人的。”“恒东科技”总经理陈荣亨介绍,2023年杭州第19届亚运会期间,公司研发的安防巡逻机器人警察“滨sir”硬核上岗,为亚运会的智慧安防保障增添了崭新的“黑科技”力量。这款“明星产品”,集成了环境感知、动态决策等尖端技术,在亚运期间化身“数字哨兵”,以厘米级导航精度守护着场馆安全。“涉足畜牧业领域,源自于2023年和浙江省农科院的一次合作,当时浙江省农科院希望我们能针对畜牧行业一些人工难以操作的领域,研发适配的机器人。”陈荣亨说,“从安防到农业,看似跨界实则同源,我们自主研发的机器人智慧大脑等核心技术,既能让机器人在复杂人流中精准避障,也能在泥泞猪舍里稳定穿行,正是这种底层技术的通用性突破,让我们完成了从城市安防到农业赛道的转身。”
如今,“养殖三兄弟”试运行成功给了陈荣亨很大的信心,也让他看到了深耕农业机器人赛道的广阔前景。“当前我们正在进行机器人标准化调试,进一步迭代升级‘养殖三兄弟’,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升机器人工作效率,预计今年5月‘养殖三兄弟’可实现量产。”
“恒东科技”不断追“新”逐“质”,创新发展的密码,藏在企业一次次突破技术壁垒的过程中,也藏在金义新区精心培育的创新生态里。“2023年以前,我们都是在杭州发展的,后来,我们看到了金义新区良好的‘软环境’和发展的‘硬实力’,就选择将生产基地落地新区。”陈荣亨说,生产基地落地建设以来,有关部门主动上门服务,及时协调解决各类问题,护航项目建设提速增效。“从图纸到产品,新区给我们配齐了创新‘加速器’,在生产基地周边精密加工、传感器、物联网等配套企业逐渐形成完整产业链,这样可以进一步压缩生产成本,让研发成果变得更加普及、普适。”陈荣亨表示,生产基地周边金华科技城及金漪湖科技创新策源地等平台优势叠加,期待未来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就业,为企业发展聚势赋能。
从亚运场馆到田间地头,从城市脉搏到乡村振兴,“恒东科技”这家深耕智能机器人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用硬核科技重新定义着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更以持续突破的创新成果,为金义新区打造“智能制造高地”写下生动注脚。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我们分明看见,未来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