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7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特刊

2025金漪湖·浙江半程马拉松团体赛 开跑

陈奕诺/摄

胡赣昌/摄

缪小芬/摄

陈炼钢/摄

缪小芬/摄

黄文龙/摄

奔跑向未来

金东选调生跑团用脚步 丈量新区发展热土

本报讯(记者 楚千会)3月16日清晨,一支年轻队伍集结在金漪湖畔。由金东区选调生组成的“追光者RUN”跑团以参加马拉松的特殊方式,在春日的湖光山色间开启了一场见证发展与凝聚力量的奔跑之旅。

“奔跑在金漪湖畔,耳边不再是芦苇的沙沙声,而是产城共融的热烈节奏。”市级选调生余克寒在完成6.6公里赛程后感慨,“这片热土正经历着从‘一湖静水’到‘智创高地’的蝶变,而这场蜕变正是党员干部用脚步丈量民意、以汗水浇灌民生的生动注脚。”

环湖赛道上,选调生将体能挑战转化为精神淬炼。“这次活动让我重新拓展了奔跑的意义。奔跑的过程,不仅是在这条赛道上追寻速度与激情,更是见证一场生态与科技交相辉映的变革之旅。”区级选调生王康坦言,尽管后半程体能逼近极限,但队员们相互鼓励的身影,恰似他们在基层工作中协作共进、并肩前行的日常缩影。

冲过终点线时,团队成员不约而同喊出“‘金’彩无限,‘漪’马当先”的口号。这场全员完赛的马拉松,成为年轻干部弘扬“六干”作风的实践课堂。市级选调生代表陈亦可在赛后分享会上说:“我们将以此次奔跑为起点,在‘港廊一体、双核聚变’的新区蓝图中持续发力,用实干的加速度兑现春天之约。”

光南跑团:一路奔跑一路歌

本报讯(记者 陈婺)“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在2025金漪湖·浙江半程马拉松团体赛中,光南跑团以2名队员肩背队旗和音箱,8名队员护送施光南先生歌曲声沿赛道飞扬的方式,在“健康跑”的赛道上,跑出了他们的团队口号——一路奔跑一路歌。

这群一路担当听觉“显眼包”的光南跑团队员,是区文旅局的工作人员和区融媒体中心的记者。队员马丽萍告诉记者,跑团之所以以“光南”命名,是因为今年是人民音乐家、改革先锋施光南先生诞辰85周年,“一方面我们希望以这种方式与马拉松跑者们共同纪念施光南先生,另一方面也希望将光南曲旋律中改革进取、昂扬自信的氛围感带入,让跑者们眼前春光明媚的新区新景更加立体,产、城、人、文融合的画卷更加动人”。

从普通的乡间水库成为文旅打卡新地标,再到举办大型赛事融入市民生活,从2023年开始打造以来,“金漪湖”的精彩蝶变脚步不停。作为区宣传文化队伍的一员、金漪湖科技创新策源地“无中生有”的见证者、参与者,每名光南跑团的成员也都有自己的“金漪湖”印象。

队员陈炼钢在2024年成为区融媒体中心的记者,这一次以选手的身份一线报道马拉松令他尤为激动。“刚刚入职的那段时间,正是‘金漪湖’每月建成开放一个场景,接连给市民带来游览新体验的时候。当我每次扛着摄像机来都能拍到新变化时,我想‘金漪湖’是留存在我镜头里的‘新区速度’。”陈炼钢说。

“虽然这条赛道之前在赛事筹备期间已经走过不下20遍,但今天这一次跑,像是最终进考场了,感觉还是很不同。”队员汪静怡是区文旅局马拉松筹备工作组的一员,全程参与一系列丰富马拉松文旅体验的工作,包括赛道沿线文体节目排布、现场文旅市集组织、赛事消费券商家对接等。为了抠细落实每一处细节,同步最新的调整方案,春节以来,汪静怡在“金漪湖”的踩点走线不少于一个全程“马拉松”,对接协调的工作也一直持续到马拉松开跑的前一天。“我做的都是很细小的工作,但看到大家跑过沿线节目时举起手机拍照打卡,完赛后的跑者在市集上享受美食,感觉今天‘金漪湖’的风景特别棒。”

8时整,“健康跑”鸣枪开跑。光南跑团的队员们齐声喊出“一路奔跑一路歌”的口号迈出起点线。在这跑团口号中,光南跑团怀揣着永远记录下今日金东、不断塑造金义新区产、城、人、文融合影响力的愿景,迈出新的起点线。

“金”彩无限 “漪”马当先

赛与城的“双向奔赴”

□记者 方柯

3月16日,金东鸣响“春天的发令枪”。2025金漪湖·浙江半程马拉松团体赛在金漪湖科技创新策源地激情开跑,来自五湖四海的万名跑者齐聚金东驰骋竞速,以云蝶中心为起点,用脚步丈量城市脉搏,以奔跑激发金东活力。

在“奔跑”中传递新区精神

春意萌发、万象更新,“金漪湖”万人马拉松用奔跑的脚步丈量大地生机,用“赛道上的坚持”呼应“发展中的笃行”,更传递“开局即冲刺”的昂扬斗志。

金东一直流淌着运动奔跑的血液。自2015年成功举办首届乡村绿道马拉松以来,现已成功举办了八届,其持续多年且迭代升级举办马拉松,足以说明这座城市所散发的“崇文尚美 积道勇进”气质与马拉松“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完美契合。“金”彩无限,“漪”马当先。今年,马拉松选址于金漪湖科技创新策源地,迎来了新平台与新赛道,全力展示新形象,塑造新品牌,它契合这座建区只有24年的青春之城,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春潮拍岸处,扬帆正当时。建区24载的新城与举办9届的马拉松赛事,恰似双生并蒂的“活力坐标”,诠释金东“满怀信心、只争朝夕、敢打必胜”的闯劲。金东的年轻态,不仅在于建区时间刻度,更在于永远保持“大干快上、以干促上、实干至上”的精神海拔,它正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有为的姿态,追赶“打造增长极、建设新中心”时代浪潮。

在“奔跑”中擦亮科技名片

赛场上,万名跑者激情奔跑;赛场外,一场科技创新的“加速跑”正踏响时代的鼓点。金漪湖作为金东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高地,这里不仅是未来产业与新兴产业布局的关键区域,也是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地。

从“一汪碧水”到“三环会一心”的科创湖区,金漪湖的每一次潮涌都澎湃着创新动能。这里,新型研发机构如雨后春笋破土,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金华研究院等6家研究院,龙芯智慧产业园、双龙人才科技中心、金华科技城孵化园、零跑汽车零配件产业园等组成的“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6个总投资超百亿的科技创新强基类项目将在这里落地生花,构建出七星拱月式平台发展矩阵。“金漪湖锚定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产业,未来发展无限。”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陈建平感慨金漪湖未来发展定位,并指出这里展现了金东经济活力与科创城景的深度融合。

这场盛大的万人赛事,同时也吸引了众多科技跑团。奔跑时,他们不仅能沉浸于金东浓厚的科技氛围,更能清晰感受到城市发展“砰砰砰”的强劲心跳。从昔日荒山蝶变为科创高地,这场春天的约定,正以奔跑的速度,从“生态湖区”跑向“科创湖区”,跑出金东以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的决心。

在“奔跑”中彰显发展魄力

“这里生态好、环境佳,奔跑其中,体验极为不错。”中国光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邓伟在全新跑道上奔跑,惊叹金漪湖蝶变所带来的震撼,也道出万千跑者的感受。金漪云蝶中心、望湖堤绿道、研学湾绿道……21.0975公里的半程马拉松让众多跑者不仅可以享受速度与激情的快感,还能欣赏沿途山、水、景、城的美丽。

去年,金东坚定不移攻坚平台项目产业“三大突破”,重点围绕羊尖山、王里源、上横畈谋篇布局,结合周边山、水、林、田、湖特色,以“产城人文”深度融合的理念,打造成金漪湖科技创新策源地。曾经杂草丛生的荒山以“一月一精彩、一月一变化、一月一惊喜”的“拔节”之势,变身“晴翠丘”“秋枫港”“启明谷”等九大美好场景。

喜看今天的金漪湖,目之所及皆美景。金东锚定“港”“廊”“链”主战场,全力打造“一轴两廊三片、倚山拥江揽湖”城市发展新格局,这不仅让浙中版“松山湖”呼之欲出,更是每一处都彰显金东发展的魄力。平台打造“金漪湖”速度、征迁交地“杨梅塘”速度、项目建设“润马”速度、“千万工程”新样板“八仙积道”速度……一项项亮眼的成绩是金东“蹄疾步稳”的改革智慧与“跳起摸高”的进取姿态。

在“奔跑”中撬动文旅经济

“以马拉松之名,探索金东之美”已悄然成为此次赛事的另一代名词。金漪湖·浙江半程马拉松团体赛正从一场体育赛事跃升为展现城市风貌的独特“窗口”。万名跑者踏春而至,用脚步丈量新区热土,这场赛事不仅跑出了速度与激情,更以“体育+”撬动了金东文旅经济的“上扬”。

“一日比赛多日停留,一人参赛多人消费”,万人竞速的背后,跃动着文旅融合的澎湃春潮。金东以赛促旅,不仅拉动食、住、行、游、购、娱等消费,也蹚出一条“办赛兴旅”的创新路径。90多家的展销摊位沿赛道起点依次绽放,文旅全域手绘地图、赏花地图、采摘地图将金东四季风物串珠成链,金东让赛事“流量”变为文旅“增量”,为参赛者带去金东“独家记忆”。

此刻的金东,一幅“文体旅”融合共富画卷正沿金漪湖畔徐徐展开。这场万人竞逐的马拉松,早已跃出体育竞技的范畴,化作解码金东文旅基因的“金钥匙”。

生命接力 为爱奔跑

半马赛事中的“三献”公益行

本报讯(记者 滕绪)3月16日,在2025金漪湖·浙江半程马拉松赛的赛场上,市红十字会、区红十字会以“生命接力·为爱奔跑”为主题,在赛事全程融入“三献”(造血干细胞捐献、人体器官捐献、无偿献血)公益宣传,将马拉松赛道化作传递大爱的生命通道。

清晨6时,赛事起点的志愿者们已然准备就绪。他们手持“生命接力·为爱奔跑”横幅、道旗与宣传标语,向路过的每一位参赛选手及观众传递“三献”理念。“我们要让跑者一来就能看见我们的标语,尽可能让来的每一个人都能了解‘三献’,参与‘三献’。”志愿者庄紫宸说。

在人潮汹涌的跑道上,一支由50名红十字救护员、志愿者组成的“红十字跑团”格外醒目。这些跑团成员都持有红十字救护员证,在奔跑中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他们身穿别着“三献”宣传贴的服装,既是“三献”理念的移动宣传队,也是随时待命的急救力量。“我们在奔跑的过程中会随时观察周围跑者的情况,如发现不对也能及时给予帮助。”红十字救援队的叶女士说。

在美食节现场的红十字会展区上,精心布置的“生命接力·为爱奔跑”打卡点成为焦点。赛前登记的“生命关爱宣传使者”600名跑者纷纷前来打卡拍照,领取公益证书,这既是对参与者宣传“三献”的嘉奖,更是一份生命教育的特殊纪念。同样参加了半马比赛的区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黄莉倩在打卡点展示马拉松奖牌,“在赛场上,我时不时就能看见带着我们‘三献’标识的宣传使者,他们身后飘动的标识简直就是流动的‘三献’宣传牌!”同时,应急救护体验区也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救援队成员现场演示心肺复苏和AED操作,引导参与者上手实操,耐心普及急救技能。另一侧的红十字志愿者服务队们通过讲解科普,鼓励群众登记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为生命延续点亮希望。

这场体育与公益交融的盛会,让激情澎湃的赛道流淌着温暖的生命力量。“通过此次宣传活动,新登记了218位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接下来我们也会继续提高大众对人体器官捐献的认知度,呼吁更多人加入我们,一起为生命接力!”黄莉倩说。

宇树机器人来了

金佳衡/摄

本报讯(记者 金佳衡)3月16日,在2025金漪湖·浙江半程马拉松团体赛开幕式上,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的人形机器人Unitree H1惊喜现身,引发全场关注。

自今年春晚宇树机器人H1凭借一曲《秧BOT》火爆出圈后,便迅速成为各行业的新宠儿。身高1.8米的机器人H1,作为国内首款能跑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拥有稳定的步态和灵活的动作能力,移动速度可达3.3米每秒,潜在移动性能超过5米每秒,还能完成空翻等高难度动作。

开幕式现场,机器人H1随着音乐节奏摆动,其流畅自然的动作、精准的走位和灵动的姿态,将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仿佛带领观众提前步入未来世界,引得现场阵阵惊呼。随着发令枪声响起,机器人H1与众人一同挥手,欢送参赛选手出发,为他们加油。

除机器人H1外,“金东造”的机器狗“啸天”“小智”也活跃在马拉松赛事的现场,它们灵动地穿梭、跳跃,以充满趣味的方式展示着科技的奇妙,不仅为现场增添了欢乐氛围,还将在比赛中为有需要的选手运送物资。与此同时,安防巡逻机器人“金Sir”也在赛事全程执行巡逻安保任务,以科技力量保障赛事的顺利进行。

如今,越来越多像宇树机器人这样的前沿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马拉松赛场,为体育盛事注入了独特的科技魅力,也让人们看到了科技与体育深度融合的美好前景。

陈建平:很高兴用脚步 丈量家乡新气象

本报讯(记者 俞鸽)春日的金漪湖波光潋滟,湖畔人头攒动,发令枪声划破天际,上万名跑者如潮水般涌向赛道。人群中,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陈建平首次以跑者身份踏上家乡土地,这个扎根在上海数十年的金东人,在6.6公里健康跑赛道上,用脚步丈量金义新区的发展脉搏。

“每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冲过终点线的陈建平感慨到,“新型环保塑胶跑道回弹性极佳,减震设计减少了对膝关节冲击力。”这条环湖而建的彩虹跑道,在他眼中恰似金义新区发展的隐喻——既有着脚踏实地的稳健,又带着破浪前行的轻盈。沿湖奔跑时,陈建平特意放慢脚步细品风景。“几年前这里还是大片荒坡,如今每寸土地都跳动着科技脉搏。”他指着身后的云碟中心,白色流线型场馆在朝阳下宛如蓄势待发的巨舰。

“人工智能将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科技浪潮会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从金漪湖科技创新策源地的场景、产业配置可以看出金义新区选择的赛道和发展所趋十分契合。”作为学者,陈建平深知这场产业变革的份量:“家乡这步棋看得准、走得稳!这种超前思维就像马拉松配速策略——既不能保守落后,又不能盲目冲刺。”

“家乡发展越来越好,给了我回家乡发展的勇气和信心。”这位习惯在讲台前穿正装的教授,此刻身着运动装许下承诺:“每个金东人都是家乡‘招商大使’,有机会的话,我会积极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在故乡落地生根。”

远处传来阵阵欢呼,半马冠军正冲过终点,陈建平望向涌动的人潮:“今天用6.6公里感受家乡温度,明天要用更长的赛道丈量这里的速度。”他笑着背起装备包,身影渐渐汇入退场的人流,而金漪湖的碧波,正倒映着鳞次栉比的智慧园区,荡开一圈圈通向未来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