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7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4版:综合

“神奇量子”科普讲座点燃金东学子科学梦

本报讯(记者 楚千会/文 缪小芬/摄)“陆教授,科学家究竟是如何观察到量子纠缠现象的呢?”“什么是量子的涨落?”“信息与物质之间,真的能相互影响吗?”……3月15日下午,金东区光南中学音乐演播厅内,热烈的提问声交织回荡。来自全区的600余名教育工作者以及九年级优秀学子们,正围着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中科大上海研究院执行院长、世界青年科学家联合会理事长陆朝阳教授,沉浸在探索科学世界神秘的奇妙旅程之中。

这场由区教体局精心策划的“神奇的量子世界”科普讲座,让抽象高深的量子力学理论,从晦涩的课本知识转化为生动鲜活的现实体验。作为金华籍的杰出青年科学家,陆朝阳教授的讲座从100年前量子力学创立之初的历史背景徐徐展开,巧妙运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提及诸多引人入胜的量子现象,描述了在过去近百年间,量子理论在揭示和应用微观世界规律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不仅如此,陆朝阳教授还借助量子保龄球游戏等趣味互动形式,帮助现场师生轻松理解量子纠缠、薛定谔的猫等复杂抽象的科学概念。这场近2个小时的讲座,让我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经历了一次充满奇思妙想的科技体验之旅。

在讲座设置的互动问答环节,来自傅村初中九(1)班的付浩楠同学,第一个高高举起了手。付浩楠感慨地说道:“通过陆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我不仅了解到了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还知悉了当前国际形势下有关量子领域的先进成就。”

讲座中陆朝阳教授分享了自己与量子结缘的故事。1998年寒假,中科院院士潘建伟受邀回高中母校开展科普讲座。潘院士对量子世界绘声绘色的描绘,给当时就热爱物理的少年陆朝阳带来了极大震撼。付浩楠深受触动,他说:“陆教授的经历对我激励巨大,我的目标就是成为一名专注研究物理的科学家,期望未来也能像陆教授这般,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谈及举办此次讲座的初衷,区教体局党委委员、教育科科长方远密说:“根据对科学家取得重大成就的‘黄金年龄’规律总结,我们发现主要突破性成果大多集中在青年时期。所以,我们想借助陆教授的这场讲座,能够激发师生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尤其是鼓励学生们始终保持好奇心,让他们尽早接触科学前沿领域,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埋下希望的种子。”

据了解,陆朝阳,1982年出生,金华东阳人,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量子物理基础和量子计算的研究。其28岁便成为中科大教授,曾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科学探索奖等多项殊荣,被《自然》杂志称为“量子鬼才”。他带领团队实现了全球首个“九章”光量子计算原型机,突破量子计算优越性,成果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并五次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24年,他与合作者利用自主研发的超导光学谐振器阵列,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光子分数量子反常霍尔态,为拓扑量子计算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