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5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4版:农业

文章导航

春起新程 花木盛景正当时

——金东区澧浦花木城春日盛况纪实

□记者 金佳衡 滕绪 文/摄

春潮涌动,澧浦花木城迎来“开门红”

清晨5点,天光初亮,澧浦花木城(以下简称花木城)却早已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从每个月的农历初一开始,每隔三四天这里便有一次集市日,可供客商前往挑选花木。集市日是花木城每月里最繁忙的几日,来自浙江与浙江周边的客商早早驱车抵达,满载苗木的货车穿梭如织,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清香与交易的喧嚣。

据了解,2025年农历年初七(2月4日)花木城开市当天,有超过1800辆运输车辆和上万名客商涌入市场,首次开市及第二次集市(一二期)交易额各为2000余万元,其中季节性流动苗农交易额1000余万元。这一派花木盛景,在盎然春意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苗木之乡”

产业汇集于此

位于素有“中国苗木之乡”美誉的澧浦镇,澧浦花木城在春日里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作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性园林花木产业综合体,这里不仅是华东地区一站式花卉集散中心,更承载着乡村振兴与生态经济的双重使命。市场依托金义东快速公路的快捷交通网络,东接义乌商贸城,西邻金华市区,辐射江西、湖北、山东、福建、江苏等十余省市,逐渐形成覆盖全国市场的影响力。

据统计,金东区全区苗木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相关从业人员达3万余人,已然形成了一条从种植、培育到销售、物流的完整产业链。市场内汇聚的苗木品类超过1000种,有柑橘、杨梅、冬枣等备受市场青睐的热销果苗,也有罗汉松、茶梅等高端景观树,还有蝴蝶兰、郁金香等娇艳动人的观赏花卉,能够全方位满足园林绿化、家庭园艺、果园种植等多样化的需求。

“一站式采购”

从果苗到景观树

步入花木城,只见道路两旁,造型独特的盆景错落摆放,有的枝干蜿蜒如蛟龙出海,有的枝叶繁茂似绿色云朵,各类花卉争奇斗艳。花木城的业态布局差异互补,产品品类丰富齐全。市场分为一、二两期:一期以果苗、绿化苗为主,主打专业性,满足专业种植户和大规模园林绿化采购商的需求;二期则聚焦花卉、盆景、庭院景观等观赏类植物,为追求生活品质的家庭园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这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得天独厚,雨水充沛,苗木成活率比外地高两成。”一名从业20年的种植户向记者介绍。

清晨6时,商户王雪娴的摊位前已围满顾客。“开春种苗正当时,谁都不想错过农时。”商户王雪娴的摊位摆满桃李类、柑橘类等11个品种的小苗,正热切的与往来顾客谈论小苗价格。提起自家的销售模式,王雪娴直言“创新才有未来”。她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模式打破传统,同时引进因地制宜的新品种,“我们家经营的宗旨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她笑着说,“客户认的是质量,回头客多了,生意才稳得住。”

“今年柑橘苗贵了不少,但该买还得买!”来自仙居的采购商俞师傅一边清点刚采购的果苗一边说。他常年过来花木城集市采购,此次花费约一万元,主要购入柑橘类果苗,捎带了些杨梅苗。“红美人、葡萄柚怕冻,开春有些卖不动。但像金橘这类柑橘苗,价格稍高一些也不愁卖。”据了解,俞师傅的店铺以线下销售为主。虽然一些热销品种价格常随季节而变化,但市场总体需求量不错。

市场内,不仅有各式果苗,绿化苗的销售势头也同样强劲。一名销售绿化苗的摊主正向客户推荐绿化苗中的彩色耐寒树种:“这树是高山树种,四季常绿,春天马上要发新芽了,叶子漂亮得很,做盆景、圣诞树、行道树都行。”她坦言,这类苗木培育周期长达六七年甚至十几年,相对其他苗木来说成本较高,“但大苗是按粗细定价的,7公分粗的能卖几百块,今年价格和往年相比差不多。”尽管绿化苗商家数量不及果苗,但开春后销量也呈现出了稳步上升的态势。目前花木城市场中散苗、盆栽绿化苗随处可见。

产业链升级

从种植到文旅融合

如今,花木城已成为浙中地区必不可少的苗木花木一体化的集散地,成为许多零售采购商以及有需求的市民朋友统一的花卉采购中心。花木城展现出的市场活力背后,是一场正在悄然推进的产业变革。

去年,金华市被列入全省首个林苗一体化改革试点,金东区被列入试点范围。澧浦镇以此为契机,流转9个行政村2245亩低产林地和园地,打造浙江省林苗一体化产业示范园。产业园招引了全国龙头苗木企业、知名设计师和头部运营商入驻,推动“种植、销售、观光”相互融合。“产业园将串联积道山风景区、白色森林小镇等文旅资源,形成‘一棵苗带富一方人’的格局。”澧浦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花木城成为产业链升级的关键纽带,通过林地效益分红、村企合作等模式,澧浦镇相关农户年均增收将大幅上涨。

春日的花木城,绿意绵延,车流与人潮交织成春日序曲。在这里,每一株苗木都承载着农户的希望,每一笔交易都链接着广阔的市场,拓宽着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当春风拂过金东的万亩苗圃,这座“没有围墙的花木之城”正以蓬勃之姿,书写着绿色经济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