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1日 星期二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文章导航

“碎片式”普法让法治教育融入生活日常

本报讯(记者 严昭睿 通讯员 何昱婷)“您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六条明确要求车辆规范停放,咱们接送孩子更要以身作则。”3月28日下午4时许,澧浦镇中心小学护学岗前,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澧浦中队执法人员手持法规手册,趁着家长等候间隙展开“即时普法”。这是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推行“碎片式”普法模式的一个生动场景,将法治宣传嵌入日常生活场景,实现“润物无声”的普法效果。

农贸市场里,《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变身口袋书随机配送,市民广场设置“垃圾分类大转盘”互动游戏,针对校园周边治理痛点,执法人员抓住早晚高峰“黄金30分钟”,累计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宣传资料2000余份……今年以来,该局突破传统“搭台宣讲”模式,将法治宣传融入日常场景,根据农贸市场、餐饮街区、校园周边等不同场景特征,设计定制化普法方案,将生硬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市井生活中的“温馨提示”,让法律知识在群众生活场景中自然渗透。

“王老板,油烟净化器该清洗了,《金华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定》要求至少每季度清洗维护一次。”在澧浦老街餐饮店,执法人员边检查边普法。商户们对这种“拉家常”式的宣传接受度显著提升,经营二十年面馆的李老板表示:“执法人员的提醒既专业又贴心,现在我们都自觉做好清洗记录。”

通过生活化的场景传递,普法效果事半功倍。“现在遇到经营问题,首先会想法律规定怎么样的,宣传册也会常拿出来翻翻看看。”收到宣传册的水果店店主张女士表示,“碎片式”普法的形式让法治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网站简介 | 公司简介 | 广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