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金东“两会两站”
凝聚金东人力量 赋能家乡发展
□记者 徐莉莉 金灿灿
钱塘潮涌,澎湃着奋进的力量;金东赤子,怀揣着炽热的乡情。在杭州这片创新创业的沃土,一群心系故乡的金东儿女,以杭州金东“两会两站”为桥梁,积极投身家乡建设,促进在杭金东人的交流与合作。近年来,杭州金东“两会两站”在凝聚乡情、助力招商引资、推动产学研合作、开展公益事业等方面成绩斐然,成为在外金东人组织的典范。
汇聚金东人力量 搭建交流桥梁
杭州,作为浙江省会,吸引了大量金东籍人士在此工作、生活。2018年,杭州金东“两会两站”正式成立,广泛吸纳在杭金东人,目前已有会员300余人。为增进会员交流,杭州金东“两会两站”定期组织各类活动,涵盖企业走访、运动健身、法律财税咨询等领域。
其中,运动类活动备受青睐,毅行、环湖跑等活动吸引众多会员参与。杭州金东“两会两站”秘书长黄志勇回忆道:“2024年的元旦‘走运河’活动让我印象深刻。活动吸引了各年龄段近60名会员报名,不少人还携家属参加。久别重逢,现场氛围热烈。”
此外,杭州金东“两会两站”还组织企业走访,促进商会企业与在杭金东人之间的资源共享。“我们带领会员走进商会企业,了解企业业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真正实现‘赋能商会会员’。”
深化政企合作 推动项目落地
近年来,金东高度重视“两会两站”的桥梁作用,积极借助这一平台开展招商引资。“区里每年都会来杭州开展产业推荐或招商推介活动,差不多一个季度一次。” 黄志勇透露,杭州金东“两会两站”会员行业相对集中,涵盖生物医药及相关制造、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管理等领域。该“两会两站”聚焦这些领域,积极推动项目落地金东。
2024年7月,金华隆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医疗包装项目落地金东,目前项目已结顶,预计今年下半年投产,将进一步完善金东医疗健康产业链。在项目推进中,杭州金东“两会两站”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杭州钱塘隆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规模较小时,‘两会两站’便与其建立紧密联系。副会长傅军荣考察后认为该产业有潜力,并主动与区里对接,介绍产业前景。同时区里也在积极引进智能制造和生物医药等高附加值产业,双方经半年多洽谈达成合作意向,项目最终落地。”黄志勇表示。
在杭州金东“两会两站”推动下,多个项目成功落地金东。2024年7月,杭州菜根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科技产业园项目落地孝顺镇,现已结顶,进入装修阶段。此前,浙大国家实验室钱国栋教授为金东企业提供硅材料研究技术支持,浙江财经大学与金东开展战略合作,成立浙江经济研究院金东分院等,为金东在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等多方面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发挥专业优势 服务家乡民生
杭州金东“两会两站”下设法律咨询、健康促进、校企产学研合作3个专业委员会,在各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法律咨询委员会由在杭律师和财税专业人士组成,为会员企业提供法律和财税咨询、协调服务,并开展培训。健康促进委员会不仅为会员提供就诊等方面的咨询服务,还多次组织回乡义诊,截至目前,已开展4期大规模义诊,参与医生200余人次,服务家乡病患7000多人次,并计划走遍家乡每个镇街。
校企产学研合作委员会则致力于推动高校科研项目在家乡落地或在商会企业转化。“委员会成立后,我们带领商会企业和在高校工作的金东老乡,基本走遍了杭州高校,组织了多场点对点联谊活动。”此类活动成效显著,如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王平教授与商会企业杭州桦树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桦树茸产品,全国销量良好;浙江大学农林学院的五彩油菜花和小番茄种植项目,经委员会牵线,被引进在杭金东人供职单位乔司农场……“在杭金东人开办的企业规模普遍较小,难以投入大量科研经费。校企产学研合作委员会旨在借助高校等科研机构力量,赋能会员企业,同时为高校提供项目转化和实践平台。”
谈及家乡,黄志勇感慨万千:“杭州金东‘两会两站’成立后,我们回家乡的频率高了不少。这几年家乡变化巨大,金漪湖科技创新策源地、岭下八仙积道共富带等项目令人眼前一亮。我们希望更多在杭金东人回乡考察,增进对家乡的了解,共同推动金东高质量发展。”
杭州金东“两会两站”的故事,是乡情与发展的交融,是游子与家乡的双向奔赴。未来,这支汇聚智慧与力量的队伍,将继续书写助力金东赶超跨越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