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8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3版:专版

矢志人道 携手同行

我区以行动诠释红十字人道初心

□记者 滕绪

2025年5月8日是第78个世界红十字日,白底红十字的标志已在中国走过了121年光阴。红十字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在这面旗帜下,汇聚着千万颗志愿者们炽热的心。他们以脚步丈量人间疾苦,用双手编织爱心网络,让红十字精神化作春雨,滋润着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心灵。这面红色的旗帜,早已超越了地理的界限,成为了全世界共同的爱的符号,它见证着陌生人之间的守望相助,记录着无数平凡人不平凡的善意抉择。

作为中国红十字事业的基层践行者,金东区红十字会始终秉承“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广泛动员凝聚社会各方力量,深入拓宽在“三救”(应急救护、应急救援、人道救助)、“三献”(造血干细胞捐献、人体器官捐献、无偿献血)等领域的服务帮助,用实际行动守护生命的尊严与希望,切实发挥了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在中国式现代化一流新区新实践中加快打造增长极、建设新中心贡献红十字力量。

筑牢应急救护救援屏障

守护群众生命安全防线

“在速降时要把握时机,运用自身的核心力量”“我们在进行心脏复苏时要找准正确的位置,用合适的力度”……5月7日,由市红十字会主办,区红十字会协办的“矢志人道 携手同行”“5.8”世界红十字日暨“浙里共富·红十字在行动”主题活动顺利启动。活动中,区红十字应急救援队的志愿者们开展了绳索速降高空逃生演练,生动展现了应急救援队的团结性与专业性,为观看的群众提供了逃生教学范本。现场还开展了红十字公益集市互动体验活动与医院义诊活动,为参与的群众提供细致入微的健康检查与咨询服务,讲解宣传志愿服务项目,进一步扩大红十字会的社会影响,凝聚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红十字事业。

此次活动,正是区红十字会立足实际需要,不断提高群众应急救护救援能力与自救互救水平的鲜活缩影。

当前,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活动已经常态化开展,无论是在“世界红十字日”“世界急救日”等相关节日的主题宣传活动中,还是在各个企业、学校、乡镇(街道)文化礼堂里,都可以看到区红十字应急救护师们穿着红色马甲的身影。他们带着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操经验,为基层群众送去急救知识,为他们筑牢安全防线。

全民应急救护能力的提升是民生实事项目的重要环节,是守护生命安全,增强公众安全感与自我保护意识的关键一环。近年来,为加快构建我区应急救护工作体系,区红十字会联合多部门开展“救在身边”专项行动,打响红十字“救在身边”品牌,扎实推进应急救护工作,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2024年度新建金义二小生命安全教育体验馆、塘雅镇中心小学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及坡阳古街红十字应急救护站,实现乡镇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全覆盖,新建红十字博爱家园2个,完成公众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19947人次,应急救护持证人员培训6672人次,省级民生实事AED点位培训完成900人次。

“我们现在有了自己的游泳池,每天都能来游,太开心了!”去年夏天,小小的户外泳池成为我区孩子们的欢乐天堂。区红十字会发起的“小海豚”暑期儿童防溺水公益项目,通过投放户外泳池,为乡村和社区的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有趣的游泳场所。据了解,爱心企业捐赠的23套户外游泳池现已在我区12个乡镇(街道)的村社中发挥作用。与此同时,金东水域边的夏日“救命神器”(一个救生圈、一根救生杆、一条救生绳)数量仍在持续增加,继2023年投入1000套后,去年再投入“一圈一杆一绳”106套,救生圈、救生绳各353个,区红十字会同步开展防溺水培训,共同织起了群众水域的生命防线。

此外,区红十字会还积极组织救援队参与水上救援演练、赛事安保等活动,通过了金华市社会应急力量能力山地救援三级和水域救援二级测评。“救援是极其复杂的工作,我们一次次的演练、学习就是为了给群众生命增加更加坚实安全的保障。”区红十字会救援队队长董志富说。据统计,2024年区红十字应急救援队累计开展急救宣传、马拉松赛事安保等各类志愿活动93场(次),服务人次达3.7万,救援队队员徐向阳获评金东区2024年二季度“新时代金东好人”。

惠民扶助举措落地生根

汇聚人间大爱温暖长河

“感谢您父亲为社会作出的贡献,向他致以诚挚的敬意。”今年四月,区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来到岭下镇包村,慰问眼角膜捐献者吕小通的家属,并为他们送上荣誉证书及红十字生命之光纪念章。此前,退伍老兵吕小通因病离世,其家人遵其遗愿,帮助他完成了眼角膜捐献。

据了解,区红十字会已连续多年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走访慰问困难户、人体器官捐献者家属等近百户,2024年发放慰问金9.6万元。此外,区红十字会还组织开展“5·8人道公益日”和“9.9公益日”网络众筹活动,推出“金东防溺水公益”“金东博爱家园互助金”“博爱在金东” “金东为救援队赋能”4个网络众筹项目,募集爱心捐款达105.1万元,创历史新高。在“六一”儿童节时携手爱心企业慰问43名困境学生并向仙桥、赤松小学捐赠图书,共计12.05万元;联合鞋塘商会成立鞋塘商会公益基金,募集善款近40万元;通过市红十字会与中心医院助医项目,补助惠及我区70户患病困难群众。在对口支援方面,区红十字会还发动爱心企业捐赠,筹集捐赠款124.6万元帮扶四川丹巴县。据统计,2024年区红十字会募集助困、助老、助学、对口支援等社会捐赠资金487.01万元,捐赠物资15.08万元,均按照捐赠方意愿安排使用。

“希望我的帮助能让这位孩子快速恢复健康,去探索更多人生可能。”今年2月,“90后”党员干部童高华在他35岁生日的这天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成为金华市第78例、金东区第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为远方的陌生患者送去了生的希望;今年3月,“80后”教师戚旭琴完成了人生最特殊的“教案”,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金华市第80例、金东区第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在2025金漪湖·浙江半程马拉松的赛场上,区红十字会以“生命接力·为爱奔跑”为主题,在赛事全程融入“三献”公益宣传,新登记218位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金东第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孙敏嘉当选金东区2024年二季度“新时代金东好人”……金东大地上,这样的动人事迹时常涌现。随着志愿理念与红十字精神的广泛传播,我区“三献”志愿者越来越多,他们纷纷选择在生命的不同阶段,用相同的方式帮助、延续他人的生命,实现生命的自我价值。在这里,每一位群众既是受益者,也是传播者。每一份爱心既是微光,亦是火炬。

近年来,区红十字会结合我区实际,持续推进“三献”工作,通过发放相关宣传资料,现场咨询讲解等方式,宣讲造血干细胞捐献、人体器官捐献、无偿献血“三献”的理念与意义,进一步提升大众对于“三献”工作的认知度,凝聚起生命延续的伟大力量。2024年度实现造血干细胞采样入库68例,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志愿登记169人,本年实现遗体器官组织捐献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