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周翀:归乡筑梦,他在共富带做星空摆渡人
□记者 李玲添
在岭下镇八仙积道共富带的稻田与河滩之间,白鹭营地的白色帐篷如翅膀般舒展。负责人赵周翀正蹲在草地上调整帐篷天幕,裤脚沾着当天早上平整场地时的泥点——这个曾在杭州运营过20多家露营地的“老兵”,如今在故乡的土地上,正用另一种方式定义自己心中有关星空的意义。
2023年6月,这个从金华东阳走出的“90后”文旅人,在都市钢筋水泥中穿行多年后,突然被岭下镇这片荒滩的自然肌理击中。近山邻水,距市区仅十分钟车程,这唤起了赵周翀工作间隙露营时的纯粹快乐。“都市人需要喘口气的地方,”他如此确信,只因在共富带建设的蓝图中,他看见了乡村与城市对话的可能。后经由“开元乡旅”的引荐,赵周翀带领团队毅然将事业根系扎回故乡土壤。
“人就要待在没有天花板的地方。”这句话是赵周翀的初心注脚。在他看来,乡村文旅不应只是简单的农家乐复刻,而是要让传统乡土与现代生活美学碰撞出独特火花。为此,他在每个细节都倾注匠心:萌宠乐园的梅花鹿经过一段时间的筛选,既要温顺又要亲人;湖边邻水的天幕下,躺平就能看到白鹭从天空掠过……
这些精心设计不仅为游客打造出沉浸式体验,更在无形中搭建起城乡文化对话的桥梁。2025年元旦,他带着团队策划的篝火晚会刷爆朋友圈。当城里的乐队与乡野的篝火碰撞,当年轻人的尖叫与村民的笑靥交织,数千张门票售罄那晚,他接到母亲电话,“老家亲戚都说,你把城里的‘时髦’带回乡下了。” 那一刻,看着周围被篝火映红笑脸的游客,赵周翀深刻感受到了乡村的自然底色与创新相结合所爆发出的强大活力。
在赵周翀的手机通讯录里,百余个号码备注着“岭五村王阿姨”“水果园张叔”……这些联系方式无声记录着他对乡土的融入。在白鹭营地,80%员工来自周边村庄,50岁的李阿姨曾是农田里的“除草能手”,如今已经能熟练向游客介绍“萌宠的最佳投喂点”。赵周翀深知,让村民共同参与营地运营,是实现乡村协同发展的关键一步。
办公桌上的手绘地图则是他的另一个共赢密码:白鹭营地与坡阳古街、台湾水果园、开元颐居酒店等节点被彩线串联。“我们放弃了过夜露营业务,就是为了把住宿需求导流到周边酒店。”他算过一笔账,游客在营地游玩后,步行3分钟便可到旁边的两岸农业科技园采摘水果,骑行6分钟即可到达坡阳古街品尝地道婺州小吃,夜晚入住酒店时还能同步欣赏营地的星空美景。这种“串珠成线”的模式,让共富带形成完整文旅产业链,旺季30%的客流自然流向周边业态。
暮色渐沉,营地亮起点点星光。如今的白鹭营地,不仅是都市人的“诗和远方”,更是村民家门口的“发展驿站”。赵周翀凝望稻田间嬉戏的身影,恍然忆起自己心里最初的那个问题:“星空是什么?”有人说是浪漫,有人说是自由,而他的答案早已融入乡村协同发展的规划图中。当城市霓虹与乡村星光在白鹭营地交汇,那些曾被星空照亮心灵的人们,终将懂得如何把脚下的泥土小径,走成通往共同富裕的浩瀚银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