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2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3版:健康

金东四个“一点”推动基层医疗服务再提质

□记者 陈婺 通讯员 邢群峰 陈彦子

群众就医方便一点、排队等候快一点、看病买药便宜一点、服务态度好一点,这四个“一点”,既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期待,也是区卫健系统对今年医疗机构工作提档提出的明确要求。今年5月以来,孝顺镇中心卫生院,以加快贯彻落实四个“一点”为抓手,从群众满意出发,采取针对性举措,在回答能否让夜间急诊排队时长再短一点、能否让错班看诊更方便一点、能否让“家门口”配药更节省一点等群众关心问题上,交出了暖心民生答卷。

两项实招破解夜急诊“长等候”难题

6月末的一个晚上,李女士抱着突发高烧的幼儿,匆匆赶到依旧灯火通明的孝顺镇中心卫生院。“当时看到门口停放的一排排车辆,本以为又要排队煎熬,没想到诊疗异常通畅,短短半小时孩子已用上药安心留观。”李女士感慨道,“以前晚上急诊等一两个小时是常事,现在等了四五个人就看上了,可算是安心了。”

孝顺镇中心卫生院地处金义新区东大门,服务范围内企业众多,外来人口密集,日均门急诊量达千余人次,其中夜急诊约150人次。这也导致“急诊不急”现象突出,大量非紧急但需及时处理的常见病、慢性病患者挤占了宝贵的急诊急救资源,尤其在流感等传染病高发期,夜急诊的候诊时间普遍长达一两个小时,患者和医护人员双方都感到相当困扰。

急诊等不起,急救通道必须畅通。面对群众反映突出的夜急诊高峰积压问题,孝顺镇中心卫生院院长黄文军带头“钉”在急诊科,一线调研、制定策略、优化流程、实时协调,最终推出两项针对性措施,一是备班扩容,二是门诊延迟下班。

所谓备班扩容,是动态响应需求高峰,打破固有排班局限,建立“急诊弹性备班库”,安排内科骨干轮值备班,一旦候诊人数超过10人或遇突发情况,保卫科第一时间上报院领导,随即启动备班夜门诊应急程序,备班人员5分钟内增援到位。此举既确保医疗力量时刻“在线”,又能及时分流患者,显著加快接诊效率。门诊延迟下班,则针对临近下班时段仍有较多已完成检验检查需复诊或刚来就诊的普通患者,相关科室门诊服务时间自动延长,主动分担急诊压力。此举可让急诊科医生能更专注于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据统计,措施实施一个多月以来成效显著,夜急诊平均等候时间由高峰期的1至2小时缩短至10至20分钟,各科室夜门诊累计服务超3000人次。该院急诊科已成为周边上班族和学生患者的主要就医场所,因长时间等待导致的焦虑和投诉也逐渐消失。

夏日“晨间门诊”错峰就诊更高效

入夏以来,持续高温改变了许多人的作息习惯,更多人选择早起,看病就诊也不例外,这使孝顺镇中心卫生院门诊各窗口、各诊室时常呈现“早高峰”现象。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该院内科创新推出夏日“晨间门诊”,上午7时10分即开始接诊,配套检验检查、门诊输液同步开启,帮助群众避开高峰时段,实现错峰就诊,缩短候诊时间,提升效率,让患者早看病、早回家。

“临床中,许多患者需要空腹检查,提前开诊更利于患者耐受。”该院内科主任徐晓华表示,“晨间门诊能有效实现错峰就诊,减少候诊时长,更具人性化。”

刚体验完“晨间门诊”的糖尿病患者老李对此十分满意:“我有糖尿病和高血压,需要定期复查开药。以前来医院都需要排好长时间的队,人越多,我的心情越急躁,人挤人的脑袋都发疼。现在好多了,下次复查我还挂晨间门诊。”

据了解,“晨间门诊”有效缓解了医院“早高峰”现象,较好满足了老年人、慢病患者等群体的早就诊需求,也为上班族、学生群体提供了无需请假即可避开高峰看病的便利选择,就医体验显著提升。

村卫生室打造群众家门口的“便民药柜”

小小一粒药,牵动大民生。去年4月以来,孝顺镇中心卫生院依托金东乡村医疗体系全面提升的东风,坚持“村卫生室建设一家,规范化运营一家”,扎实推动“集采药品进卫生室”行动,满足老百姓便捷购买医保集采平价药的需求,将村卫生室真正打造成家门口的“便民药柜”,让就医更便捷、费用更节省。

“村里老人多,很多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儿女忙于工作,老人独自去镇卫生院很不方便。”车客村党支部书记潘志荣感慨道,“现在村卫生室药品全,医保集采后更实惠,拿药方便又便宜,老百姓真受益,这样的好政策我们欢迎。”

“目前我院配备集采药品198个品规,其中‘两慢病’(高血压、糖尿病)原研药38种。为村卫生室配备的集采药品达91个品规,占其常备药比例55.82%,基本能满足群众尤其是‘两慢病’群体的购药需求。”孝顺镇中心卫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2024年,国家集采药品进村卫生室被纳入金华市民生实事项目。截至目前,孝顺镇中心卫生院已规范化运营车客村、马腰孔村、集贤社区、下街村等10家村卫生室。这些卫生室均悬挂“国家集采药品进村卫生室”标识,药房设有集采药品专区并详实公示价格,便于群众查看、比较和选购。

为进一步方便村民,部分有条件的村卫生室还推出了每周一次的“中医夜门诊”,提供中医坐诊及针灸、推拿、拔罐等适宜技术服务,着力打造供给更丰富、服务更暖心的“基层15分钟医疗服务圈”。

从优化急诊流程到创新推出夏日“晨间门诊”,从打通集采药品“最后一公里”到办好实事暖民心、提供有温度的医疗服务,孝顺镇中心卫生院正在以一系列直面问题、用心办医的扎实举措,在推动服务流程、资源配置、管理模式等“小切口”上持续发力,守护群众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