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4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1版:头版

杨周安:古街“厨娘”,烙出记忆里“妈妈的味道”

□记者 严昭睿

6月29日上午9时30分,坡阳古街的青石板路上还零星飘着雨,杨周安停下了手中的活计。她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招呼记者:“你先坐一会,等我吃个早饭。”这位刚从岭下镇人民政府退休的“新厨娘”,正用一双巧手,在古街上蒸腾出“妈妈的味道”。

在岭下镇工作的二十多年里,下乡走访是杨周安的日常。“每当我走村串巷,村民们总会招呼我坐着唠唠家常。”杨周安说,那时候就觉得,一声招呼、一口热水最能暖人心。

2023年,八仙积道共富带建设如火如荼,古街招商的消息传来,杨周安第一时间报了名。“岭下每个村我都熟悉得很,大家见到我都会亲切地唤我小名‘燕’。现在退休了,还真有点舍不得这片土地。”她坦言,选择开小吃铺,既是因为热衷研究厨艺,更是因为想把“妈妈的味道”留在古街。如今,街坊们口中的“燕”已成了温暖的“杨阿姨”。

在老街入口处,杨阿姨小食铺的香气总能让过往行人驻足。小食铺主打金华风味,招牌雪菜肉饼堪称一绝——面皮裹着饱满馅料,雪菜的咸鲜与肉汁的醇厚在齿间迸发。葱油饼焦香酥脆,葱肉饼香嫩多汁,还有各类时令蔬菜做的菜肉饼,土菜油煎制,现做现吃,肉饼皮金黄焦脆,内馅口感饱满,肉汁丰富。搭配上金华特色豆腐猪肉馄饨,荠菜猪肉馄饨,皮薄肉多小馄饨,深受顾客喜爱。

“不少游客说,吃着家常小菜,想起小时候妈妈做的味道。”杨阿姨笑道,“能让大家尝到‘家的味道’,就是我最开心的事。”这份“家的味道”不止于早餐,夜幕降临,小铺别致的天井里,炭火正红,围炉煮茶,茶香与饼香交织,平添几分古意悠然。拾级而上至二楼,更能解锁杨阿姨的拿手家宴——土法炒鸡镬气十足,特色红烧肉咸鲜软糯,都是记忆中灶台上那口“家”的味道。

每天清晨7点到8点,是小食铺最热闹的时候,江岭智造区附近的上班族脚步匆匆地进店,用一碗馄饨、一个薄饼开启一天。古街游客渐多,杨阿姨小食铺也成了“打卡点”,隔壁武义、兰溪等地的食客专程驱车赶来。“现在想来,刚开店那段时间真是咬着牙挺过来的。”杨阿姨回忆道,“从揉面、备料到掌勺,一双手从早忙到晚,常常累得发麻,365天全年无休,只能掰着指头盼日子。”

如今,杨阿姨已把忙碌当作生活常态。谈起变化,她笑道:“最要感谢的是老顾客们的支持,还有街坊邻居常来搭把手。现在看着大家捧着热腾腾的早餐满足的样子,反而觉得这份辛苦很值得。”小食铺不仅温暖了食客的胃,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岭下镇桥头村村民胡素娟说:“我每天过来帮帮忙,一个月也能挣四千多。空的时候大家一起聊聊天,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杨阿姨,要一个薄饼一个肉饼!”说话间,又有几位游客慕名而来。招呼声刚落,杨阿姨已利落地揉起面团,油星在铁锅里跳跃,锅铲轻轻一转,又一张金黄酥脆的雪菜肉饼出锅。

锅铲翻动,杨阿姨用最家常的滋味,将古街的炊烟煨成了最暖的人间清欢,让退休后的生活蒸腾出新的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