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快递变“绿”了吗?

□记者 戴翠雯 /文 陈诗曼/ 摄 近段时间,不少网购的市民惊喜发现,今年收到的快递中,采用可循环包装的快递件越来越多了。 而这,与6月《国务院关于修改〈快递暂行条例〉的决定》(以下简称《条例》)的正式实施,脱不开关系。《条例》中,首次增设了“快递包装”专章,明确要求推进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鼓励企业和寄件人使用环保包装材料,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金东居于浙江之心,具有东西互济、南北沟通、海陆联动的先天区位优势,交通物流行业一向发达,而增速迅猛的快递业务不可避免带来大量快递包装的使用和废弃。《条例》落实以来,金东快递包装治理有哪些成效?记者对此进行了实地采访。 胶带变窄、面单变小,快递“瘦身”明显 7月9日,记者走进顺丰速运万达驿头小区店时,现场一派繁忙有序的景象。 分拣台上,一名工作人员正在打包顾客需要投递的物品。只见他利落折好纸箱,先在箱子中段贴上一圈胶带,再用胶带将前后两个口封住,形成一个“十字”,一个快递箱就被打包好了。 “普通的寄件,我们现在统一采用‘一字’‘十字’“井字”等简单快捷的打包方式,不滥用胶带。”金华顺丰万达营业店公共事务部媒体经理王俊越介绍,几年前,部分快递员为了包装严实会用胶带不停缠绕纸箱,但实际上这对货品保护程度有限,也使得客户常常抱怨快递“难拆”。如今他们寻求业内专业人士帮助,设计了简洁有效的打包方式,取代以前的“五花大绑”,快递箱也变得更加轻便。 此外,顺丰速运还对封箱使用的胶带和快递包装纸箱进行了改进提升。胶带从宽60mm变成了45mm宽度的可降解窄胶带,更加经济环保。纸箱从传统纸箱改成更加硬挺的瓦楞纸箱,通过波浪内芯增强抗压性并减少纸材用量。 “虽然成本上去了,但是浪费减少了,就是一件好事了。”王俊越说。 同样使用可降解窄胶带和瓦楞纸箱的还有金华邮政。记者从金华邮政澧浦支局了解到,他们不仅给快递盒“瘦身”,快递面单也“瘦身”了,原本宽大的纸张经过了精准裁剪变小,面单上的信息也只有关键字句,客户私人信息都被隐藏。 当天正好有一位澧浦镇澧浦村村民来投递物品。记者看到,他索要快递包裹单时,工作人员直接拿出二维码,请他扫码填好地址信息,线上确认下单。该村民只花一分钟就填好了地址,工作人员马上打出电子面单贴好,整个流程十分顺畅。 金华邮政渠道平台部营业管理人员邢浩说:“目前全市邮件已经百分百使用电子面单,而不再用五联单。可别小看这小小的改变,它从源头上减少了纸张消耗,降低了碳排放,是绿色快递迈出的重要一步。” 纸箱回收、循环利用,快递配送更环保 “快递多了,包装盒就没处放了,丢垃圾都丢不过来。现在好了,取快递的时候,可以直接在取件的地方拆好包裹再回家。快递揽收点都放着快递盒回收的大箱子,可以直接丢进去,方便又环保。”家住多湖街道的陈女士最近买了不少包裹,对快递包装的变化还挺惊喜的。 事实上,这样的快递盒回收箱,早就在金东各个快递投放点普及开了。 金华邮政全市各揽投网点都安装了可回收包装箱,2024年累计回收瓦楞纸箱68.57万个。 在多湖街道万达广场菜鸟驿站内,快递整齐地排放在货柜上,自动取件机器旁,就是一个绿色的回收箱,不少拆开的快递包装盒摆放其中……驿站负责人说:“很多客户愁纸箱没处安置,我们主动询问回收,既解决了他们的难题,又实现了资源回收,一举两得。” 顺丰速运则在包装盒上进行创新,增加了各类别的循环包装使用,推进环保工作。针对文件类快递,工作人员不再使用文件封、防水袋、纸箱等叠加包装,而是放入顺丰“循环箱”中发往不同的地方。针对冷链食品配送,顺丰速运推出了“小蓝箱”,这是循环保温箱,至少可循环使用60次。产品会先放入保温袋,然后再装进“小蓝箱”,当快递小哥把货物派送到客户手中后,客户直接拎走保温袋,“小蓝箱”随即回收循环利用。 “当前正在使用的还有一款产品——‘π-box’,它采用PP蜂窝板材支撑,通过魔术贴、卡扣等无胶带封装方式,实现5秒快速打包。”王俊越介绍说,“π-box”具备防水防潮、抗冲击等特性,可循环使用70次以上。公司正在对“π-box”进行升级换代,希望用更加耐用环保的材料,增强可使用性。 与此同时,金华邮政不断推进绿色设施设备建设,加快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华东(金华)农产品寄递共配中心,无人机智能配送已经成为常态,实现了直播农产品快件原装直发,减少了寄递环节包装,整个流程更加快速便捷。智能化的配送方式也避免了拥堵,大大提高配送效率和准确性。 “我区快递业在绿色转型方面已初见成效。”金东区邮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条例》的深入实施,各寄递企业频出奇招助力环保事业,通过优化包装流程、推行共享循环体系等举措,不仅有效减少了快递包装对环境的污染,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