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5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3版:健康

家医服务又双叒叕获赞

江东卫生院杜骁龙家医团队半年收获四面锦旗

□记者 陈婺 通讯员 倪慧玲

日前,江东镇卫生院杜骁龙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又收获了一面饱含谢意的锦旗,这已经是他们团队在2025年收到的第四面锦旗。什么样的家医服务能受到服务对象如此高密度的赞誉,令群众连连以送锦旗这一颇具仪式感的方式表达感谢之情?或许,从这半年里的四面锦旗,可以一探究竟。

杜骁龙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在2024年8月组建,团队中杜骁龙是医生,王蕾是护士,刘瑶是药师,卫生院收费人员徐丽红虽不是医生护士,却因为在院工作多年,是整个团队在医保、村民情况方面的“百事通”。四人的家医团队目前服务着江东镇国湖村、黄源村、焦岩村等3村,常住人口约2100人。

“这些村民虽人数不算最多,但不少分散在两区交界地带的自然村。居住地距离乡镇卫生院远,平时接触到健康医疗服务不便,对家庭医生团队的服务最期待的也是他们。”杜骁龙告诉记者,这在他开始参与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以来就感受得很强烈,随着团队收获一面面锦旗,这一点也在不断加深。

今年,团队收获的第一面锦旗是在1月16日,家住黄埔坑村的徐大姐冒着冬日寒冷,亲自把一面印有“情系患者、和善可亲、亲如家人、服务一流”的锦旗和一封感谢信送到江东镇卫生院。此前,徐女士的丈夫因为车祸导致颅脑受损失去意识,长期卧床,全靠徐大姐照顾。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团队成员立即决定开展定期上门服务,进行体格检查、抽血化验等,减轻徐大姐的照顾负担。

“以前碰到丈夫出现肺炎咳嗽、营养液鼻饲反流这些情况,我一个人根本不知道怎么办,很无助,好在后来有家医团队,遇到紧急情况,就打电话给杜医生、王护士,他们真的给了我太大的帮助。”徐大姐说,“所以今年年前,我想说什么都要表达一下感谢,就送了这面锦旗。”当前,为徐大姐开展的这项上门服务目前仍在持续。

除了长情的陪伴守护,在紧急时刻,家庭医生团队同样是村民的依靠。今年春天,孔坑村贾阿姨一家送来“真诚服务有温度,守护健康贴心人”的锦旗。原来此前,贾阿姨的老伴上山劳作时被竹子深深扎伤小腿。老两口立即往卫生院赶,此时已是卫生院下班后的时间,杜骁龙医生听闻,二话不说留下清理缝合,把原本需要转诊的急救情形很快解决。专业的救治后,看到贾阿姨又因为着急赶到医院没带医保卡发愁,杜医生一句“今天先统统不收费,下次来换药的时候补开”又让老两口瞬间安心。

第三面印有“真情服务用爱相助,为人民铸就健康路”锦旗,来自家住焦岩村的赵大姐。赵大姐因为近80岁的母亲邵大娘一直不肯参加居民健康体检而犯愁,了解到这一情况,杜骁龙家庭医生团队多次打电话和上门当面劝说,终于让邵大娘参加了近五年来的第一次体检。体检中,邵大娘查出了情况严重的胆结石,并在市级医院的进一步检查后紧急进行了手术。赵大姐说:“平时老人有哪里不舒服了也不说,多亏了这一次体检,及时发现问题,不然就危险了。”

如果说第三面锦旗源自家医团队的执着,第四面则源自团队的温馨迁就。家住国湖村的徐大爷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基础疾病,多年前脑梗遗留的四肢活动障碍让他日常只能依赖残疾车或拄拐缓慢移动。然而,要强的徐大爷始终不肯同意家医团队上门送药,坚持自己来取。为了配合徐大爷,家医团队便与徐大爷约定,只要每周团队到国湖村卫生室时开展服务时,就会打电话让徐大爷开残疾车出来,到徐大爷指定的地点测血压、血糖、送药,不见不散。

今年居民健康体检期间,考虑到徐大爷的特殊情况,团队更是贴心地错开4月密集体检时段,瞒着徐大爷在5月底为安排错峰检查,团队成员徐丽红全程推送轮椅陪同,登记、抽血、心电图,B超、胸片,每个项目都未落下,切实解决了他的体检难题。这份持续的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徐大爷深受感动,也让徐大爷总想着要表达自己的谢意,于是就送来了印有“真情关爱无处不在,健康服务实实在在”锦旗。

从就医不便、不肯就医、到感到便捷、安心,每面锦旗背后都是一个以真心换真心的故事。江东镇卫生院杜骁龙家庭医生团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医疗服务的温度,让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也更有“家”的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