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3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4版:专版

文章导航

非洲小哥 漂洋过海来上班

□记者 廖怡晴 严昭睿 文/摄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8:00来到“润马光能”“一带一路”销售部,打开电脑查看今日客户跟进表;

8:15召开昨日工作复盘会议;

10:00回复时差客户的消息和邮件;

12:00来一份最爱的黄焖鸡米饭;

13:30协调解决团队组员工作问题;

15:00带尼日利亚新客户参观“润马光能”智能化车间;

17:30整理当日订单数据,规划次日重点客户跟进;

19:00回复完最后一条客户的咨询消息;

这是尼日利亚青年马睿在“润马光能”工作的一天。

6年前,当他拖着行李箱走进中国时,并没有想到自己会在此扎根。

一个非洲青年的“跨国贸易梦”,从金义新区启航。

弃教从销

在“润马”找到新舞台

“你好,我是马睿。”一开口,马睿的普通话让记者惊讶,不仅吐字清晰,发音也恰到好处。在中国工作,一口流利的汉语是马睿引以为傲的“资本”,每当与人交流时,他总能以地道的中文表达观点。

在大学时期,马睿就有着浓厚的语言学习热情。他报名了学校的孔子学院,在学院的沉浸式学习环境中,马睿的中文水平突飞猛进,不仅掌握了基础语言能力,更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2019年,马睿成功申请到浙江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项目,来到中国继续深造。

从教育跨界销售,命运的转折,始于一次工厂开放日。

“他们有世界上最先进的5G工厂,每个组件都要经过AI、EL、Flash等至少五项检测,光是EL测试就要在增压前后各做一次。”被润马光能科技(金华)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马光能”)的销售员邀请参观企业的智能工厂时,马睿被企业的高新技术深深震撼。

更让他惊喜的是,在这里遇到了已入职的同学。同学告诉马睿,去年,“润马光能”专门设立了“一带一路”销售部,依托浙江师范大学、金华职业技术大学等金华高校,招聘毕业留学生担任外籍员工,重点开拓“一带一路”上非洲、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市场。

“光伏在全球兴起,我的祖国尼日利亚也急需发展新能源。‘润马光能’的企业规模很大,并且它的业务范围不止在中国,对我来说是个很好的机会。”意识到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平台,马睿毫不犹豫地投了简历。

从车间菜鸟

化身销售冠军

初入“润马光能”,挑战接踵而至。“最开始连‘PI’(形式发票)是什么都不知道,客户问起技术参数时常常答不上来。”为了快速成长,他把光伏手册当“字典”,每天下班后都要研读两小时,甚至在社交软件上关注全球光伏市场动态。

来到公司的第二周,正在义乌门店值班的马睿,遇到了来自家乡的采购商。马睿热情地用家乡话与他攀谈起来。得知对方正在为光伏产品比价,他自告奋勇陪老乡逛市场议价。见采购未果,马睿顺势聊起“润马光能”,详细讲解产品的独特优势。

“没想到在异国他乡还能遇到尼日利亚老乡,我就想帮帮他。”无心插柳的真诚很快得到回应。客户当即提出想去润马工厂实地考察。在车间里,先进的生产工艺和严格的质量管控让客户赞叹不已。在期盼与忐忑中,马睿终于等来了1个柜(一个标准集装箱内装载的光伏板组件数量)光伏板的采购合同,完成了他在“润马光能”的第一笔订单。

“真是来之不易,但给了我很大信心。”真诚对待客户,终能收获信任。目前,马睿已经有10余个稳定的客户,成了部门里公认的“天选销售人”。

“润马光能”为外籍员工定制的培训体系,也让马睿快速实现了从“执行者”到“管理者”的蜕变。作为组长,他现在要带5名组员,不仅教他们开发客户的技巧,还会分享跨文化沟通的经验,“比如中国客户习惯用微信沟通,而欧美客户更倾向邮件,这些细节都能决定订单的成败。”

“我们部门像个大家庭,组员有来自尼日利亚、刚果金、肯尼亚等十多个国家。”马睿说,“公司每周都有光伏知识培训和中文课,遇到难题大家都会互相帮衬。”

他的责任心和耐心也感染着团队。

“马睿作为组长真是太棒了,他帮助我开了职业生涯的第一笔订单。”来自利比里亚的组员大卫兴奋地向记者分享。两个月前的广交会上,大卫结识了一位“难缠”的尼日利亚客户,可无论怎么介绍产品,对方始终犹豫不决。

“这位客户要求很高,一开始完全不信任我们,我打了一周电话,最后我们决定不谈价格,先带他看工厂。”通过视频连线,马睿带着客户“云参观”了润马的智能化生产线,详细讲解每一道质检工序,从不同角度展示润马产品的优势。“当他看到我们的电池片年产能达12GW,立马就下单了。”

在马睿的带动下,整个团队的国际业务拓展都更有干劲了,最多曾接到过一笔50个柜的订单。“巴基斯坦光照资源丰富、市场消费能力高,是一个很庞大的市场。”马睿告诉记者,他们组正在开拓巴基斯坦市场,5月参加了巴基斯坦的拉合尔展会,有位客户当场就下了10个柜的订单,现在每个月都要续订40个柜。

在金东

找到第二故乡的感觉

工作之余,马睿的生活也深深融入了金东。马睿住在公司附近的人才公寓,步行五分钟就能到公司,便利的生活配套让他倍感舒适。“有美丽的风景和新鲜的空气,而且交通、物流都很方便。”今年,他还和销售组的组员一起参加了2025金漪湖·浙江半程马拉松团体赛。

“公司的生日活动、团建、趣味运动会等,我们都会参加。”温暖的细节,让马睿逐渐把金东当成了家。“尼日利亚是我的出生地,但金东是我奋斗的地方。这里有我热爱的事业,有一起拼搏的同事,还有像家人一样的朋友。”马睿说。因为工作繁忙,马睿不常回家。但每每有交流的机会,马睿总会把11598.6公里外的风土人情兴致勃勃地讲给家人听。

“中国人很热情,见第一面就会跟你交谈,相处久了,会感受到他们的真诚和友好。”组员大卫也深有同感,这份亲切感让他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同事们会主动教他用筷子,过年的时候大家还会一起包饺子。

“随着公司业务版图扩大,团队持续扩容。公司后续计划推出更多元化的文化融合活动,让不同国家的人在金东感受到活力与包容。”“润马光能”人事部门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结束采访时,“一带一路”销售部已是一片繁忙。键盘敲击声、电话铃声还有中文或各种语言交流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来自不同国家的他们,在金东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连接中国先进光伏产品与广阔海外市场的“金钥匙”。

“中国的发展很快,有着更先进的技术和更优厚的待遇,更有真诚的朋友。我很推荐家乡的年轻人们来到中国寻找机会。”对马睿而言,最大的成就感不仅是个人的成长,而是看到中国技术为非洲带来的改变。

据了解,目前,浙江润马光能“一带一路”销售部共有近40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员工。这支由多国青年组成的特殊销售团队,正以其独特的语言文化优势和润马赋予的专业能量,在“一带一路”的广袤土地上书写着合作共赢、点亮未来的新篇章。2025年1—5月,“一带一路”销售部总销售额已突破三千万元。数字背后,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上一个又一个城镇因中国光伏产品而亮起的灯光。

暮色西沉,一天即将结束,属于外籍青年们和“润马光能”的跨国贸易故事,又将翻开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