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平安可见、可触、可感
源东织密立体安全防护网
本报讯(记者 滕绪)“大爷,您家这块插线板该换了,一不注意容易着火。”日前,源东乡应急管理站工作人员在山下施村开展日常安全排查时,细心地叮嘱村民。今年以来,源东乡围绕“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惠民生”目标持续发力,从消防安全排查到应急能力建设,从灾害预防到科普宣教,一张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安全防护网正越织越密,让群众的安全感看得见、摸得着、可感知。
安全防线,始于细致排查。每月一次的消防安全“体检”早已成为源东乡的固定动作。针对液化气站、加油站等危险化学品场所,工作人员坚持“每月一查”。针对学校、卫生院、养老院等人员密集场所,源东乡则联合市场监管、卫健等部门开展“组团式”服务排查,现场指导整改电动车违规充电、消防器材遮挡、电线私拉乱接等隐患。今年以来,全乡累计服务指导经营场所1830家次,排查出2420处隐患,2408处已整改完成,整改率达99.5%。应消站工作人员用“铁脚板”踏出安全底线,让隐患无处遁形。
除了常态排查,应急能力的“实战练兵”同样关键。“呜——呜——”7月中旬,源东乡专职消防队训练场响起急促的警笛声,8名队员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拎着灭火器,30秒内完成着装登车,一场模拟商铺火灾的救援演练紧张展开,队员专业素养尽显。“练得多了,真遇到事心里不会慌。”队员曹鹏展说。不仅如此,源东还指导7个千人村志愿消防队开展演练,从灭火器使用到初期火灾扑救,手把手传授技能,督促村委会完善灭火工具,大大提升基层消防应急能力。
面对地质灾害、山洪等自然风险,源东将全乡16处灾害点纳入不定期巡查清单,避灾安置点物资储备情况也常查常新。“汛期前,我们在各个村组织过防汛演练,模拟山洪预警,村民跟着村干部往安置点跑,现在大家都知道发生意外该往哪躲。”乡应消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小流域安全防控上,源东启动“科技护航”,全乡共安装57个小流域报警器,并安排工作人员在多个村开展入户培训。“报警器响了就赶紧通知村里,往高处跑!”施堰头村村民施杏娟说,有了报警器,再遇到大雨心里也更有底了。
安全意识既要靠“防”,更要靠“教”。“安全生产月”期间,宣传车出动30余次,在集市、村口流动宣讲,乡政府电子屏循环播放16个火灾案例;工作人员走进企业,发放600余份宣传资料,悬挂15条横幅。今年以来,全乡共计指导辖区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安全培训演练24次,培训人数260人次。“学会了灭火器使用,客人过来吃饭我也更安心。”洞井村农家乐经营者郑跃成说。
近年来,源东乡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织就了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防护网。如今,行走在源东乡间,从工作人员的严密守护到村民口中的“心里踏实”,平安已成为这片土地最温暖的底色,更成为群众幸福感的坚实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