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31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以诗为媒 以艺兴村

“光的赞歌”在艾青故里唱响

本报讯(记者 金佳衡 金华传媒中心记者 苏宣萌)7月29日晚,“光的赞歌:艾青故里的诗意回响”主题晚会在傅村镇畈田蒋村热闹上演。这场由浙江师范大学、区政协、区委宣传部及傅村镇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文化盛宴,以艺术之力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动能。

作为诗坛泰斗艾青的故乡,我区始终致力于擦亮“艾青诗歌”文化金名片。此次晚会正是深化校地合作、落实文化特派员制度的生动实践——浙江师范大学师生与当地村民携手,将艾青的成长历程与诗歌作品,通过原创舞台剧、婺剧合唱等形式精彩再现,让“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赤子情怀直抵人心。

市级文化特派员、浙师大教师王欣然带领学生编排的《小城夏天》《黎明的通知》等原创节目,与傅村镇中心小学学生、畈田蒋村村民共同演绎,赢得满堂喝彩。其间,戏曲器乐、舞台剧等多元艺术形式穿插,既诠释了艾青的诗歌精神,更传递出浓厚的乡土情谊。主题展示区里,由王欣然和学生团队设计的打卡印章、冰箱贴等文创产品,也成为传播艾青故事、传递诗歌精神的“文化使者”。

近年来,我区积极联动高校探索艺术乡建路径,将美术与艺术元素融入乡村规划,与浙师大鼓励师生扎根乡村的理念不谋而合。该校艺术学院学生周任扎根畈田蒋村后,和实践队员们一起为当地学子开设了美育课堂、带领学生设计文创产品,更通过文化调研深挖当地文化内涵。“今晚的活动不仅展现出乡村新貌,更把乡村变成艺术空间,唤醒了村民的‘艺术梦’。”周任说,未来她将和队员们持续打造更多精品,助力村民精神共富。

“没想到村里还能编排出这么精彩的节目。下一次,我也要参演!”演出推向高潮时,台下掌声经久不息。村民蒋国喜说,这场精彩演出不仅为辛勤忙碌的乡亲们带来了欢乐,更给了大家展示自我、秀出风采的机会。晚会期间,还举行了“艺术乡建共富实践基地”授牌仪式,标志着校地双方在文化振兴领域的合作迈入新阶段,让艾青故里的诗意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持续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