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7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1版:头版

任尔东西南北风 咬定青山不放松

□本报评论员

“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在攻坚三季度、决战全年胜的关键时刻,金义新区管委会主任、金东区委书记黄国钧在第45次“三大突破”专项行动工作例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振聋发聩,这既是对“咏竹”精神的时代诠释,更是金东面对区域竞争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态势的铿锵应答。

发展是永恒主题,“青山”是使命坐标。当前,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与区域竞争白热化交织,机遇不等人、时间不等人、发展不等人。面对“逆水行舟、慢进也是退”的紧迫形势,全区上下必须清醒认识到,唯有发展才是永恒的主题,永远的中心。越是形势复杂,越要保持“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战略定力;越是任务繁重,越要坚守“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发展初心。

对于金东而言, 这座“青山”,就是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金东发展实践早已证明,发展这个“牛鼻子”扭得越紧,未来的主动仗就打得越响,就能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始终以长期主义者的坚定大干“难而正确”“难而重要”的事,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的底气就越充足。而平台项目产业“三大突破”,正是我们攀登“发展青山”的必由之路,是新区破局起势,华丽蝶变的关键抓手,必须将全部精力、全部智慧凝聚于发展,在“三大突破”上持续发力、精准发力、协同发力,将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夯得更实、动能调得更强、前景拓得更宽。

咬定青山不放松,根基在平台。唯有平台筋骨强健,发展大厦才能立得稳、盖得高。从乡镇经济到城市经济、平台经济的跃迁,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赋予的考题,更是发展突围的密钥。平台之强,在于机制之活、规划之优、队伍之专、资本之畅。我们要以“四个一”标配为牵引,构建一套高效运行的工作机制,完善“一支笔审批”的规划体系,锻造一支能招商、懂建设、会运营、善管理的高素质专业队伍,更好发挥投融资建设主体作用,进一步推动“七星拱月式”平台发展矩阵全面成势,让以金漪湖科技创新策源地、华东国际联运新城、自贸区金义片区等为核心的高能级平台真正成为驱动发展的“核动力”。

咬定青山不放松,关键在项目。“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出”,认知的背后,是对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我们要聚焦“大好高新”项目,一体推进“招大引强、内生裂变”,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水平管理,全力推动一批投资规模大、牵引力强、代表新质生产力方向的重大项目加速落地生根,加快培育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的飞跃。

咬定青山不放松,根本在产业。产业强则金东强,产业兴则金东兴。产业根基稳固,经济发展才能行稳致远,这其中,制造业则是产业发展的“压舱石”,唯有制造业底盘稳,才能在风浪来袭时稳如磐石。我们必须立足产业的重构重塑,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与数字产业化突破双向发力,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两新融合”,全力构建以“3+3”产业新格局为主体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筑牢发展的“四梁八柱”。

千磨万击还坚劲,越是艰险越向前。“攻坚三季度、夺取全年胜”的号角已吹响,让我们把“咬定青山不放松”刻在心头、付诸行动,拿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紧迫感,激发“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担当气魄,大干快上、以干促上、实干至上,奋力书写赶超跨越发展的崭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