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溪有喜 婺韵上王
本报讯(记者 俞鸽)8月29日,江东镇“崇溪有喜·婺韵上王”七夕婺剧专场活动在上王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
傍晚时分,上王村里早已人头攒动,村民与游客沿着“崇溪有喜婚嫁馆”游览路线漫步,沉浸在传统婚嫁文化的时空长廊。婚嫁馆门外,江东粉干、梨膏、米月饼等特色小食香气四溢,非遗婺剧手工体验区围满了孩童和游客,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晚上七点,“崇溪有喜·婺韵上王”七夕婺剧专场表演正式开始,《闹花台》《洞房》等婺剧选段接连登场。台上,水袖翻飞;台下,掌声不断。“今天正好有空,带孩子来看看,既可以学到民俗知识,还能体验传统文化魅力。”“节目很好看,很热闹。”前来观看的村民纷纷点赞。
这场文化盛宴的背后,正是区级文化特派员王新华推动的“浙里有喜,遇见上王”婚庆主题项目的生动实践。作为派驻江东镇的文化特派员,王新华自2022年带着“文化助力乡村振兴”课题走进江东镇后,便提出以婚庆文化为切口激活古村资源。“婚俗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仪式记忆。”王新华表示,“而上王村现有的文化资源,正是打造婚庆主题文化的天然舞台。”据介绍,他的项目“浙里有喜,遇见上王”展现了系统性的文化振兴思路,通过打造3D婚俗油画墙、网红打卡点、婚嫁主题景观小品等硬件提升,结合组建婺剧队、旗袍队、婚庆服务团队等软件培育,让村民从“看客”变“主角”。此次七夕活动的婺剧演员中,便有半数来自村中培训的业余文艺队伍。
当婺剧的锣鼓声渐渐消散在夜色中,游客仍举着手机在打卡点前流连忘返。“文化特派员制度的意义就是要以专业视角唤醒沉睡的乡村资源,让传统文化不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成为可体验、可传承、可致富的活水。”王新华表示,“未来上王村还将结合四季主题推出婚庆文化活动,让传统节庆与现代创意持续碰撞,迸发出可持续的文化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