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5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1版:头版

金东:创新驱动 全域蝶变

□浙江日报记者 叶梦婷 徐贤飞 记者 楚千会

盛夏时节,创新要素在金漪湖的绿水青山之间流动。轻舟智航的无人驾驶小巴环湖匀速开行,有怡科技的人形机器人正在学习分拣包裹,觉远创智的轻量化AR智能眼镜为运动者显示实时心率……

近年来,金东区通过生态修复,将贫瘠的“荒草地”蜕变为科创策源地,打造浙中版“松山湖”。如今,金漪湖科创策源地的含“智”量、含“新”量、含“才”量不断增加,成为金东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金东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绿色引擎。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20年来,金东实施生态立区战略不动摇,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五水共治”、“美丽庭院”创建、廊道建设等举措,打造浙中大花园。好生态吸引好产业,金东区以平台项目产业“三大突破”为牵引,构建“3+3”产业发展新体系,打造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的金东样板。

金东,正进入全域蝶变的崭新阶段。

修复生态 引来产业

3年前,金漪湖是另一番景象。受自然条件限制和生态退化影响,金漪湖区域长期以来植被荒芜,羊尖山、王里源、上横畈等3座水库及零星湖区互不相连,水系割裂。

2023年元旦,金漪湖科技创新策源地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开工。沉寂的土地,迎来蜕变。

金漪湖地处低丘缓坡地带,集合了山水林田湖等丰富资源,生态禀赋独特。“最大程度保留原生态基底”“无痕轻干预”,成为了生态改造过程中的共识。

“我们尽可能保留了原生植物,整体设计旨在最小化影响环境,将城市和山水的生态配合最大化。”金漪湖科创策源地建设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改造完成后,金漪湖保留绿地、水域、农林等共6434亩,原生态占比稳定在六成以上。以水域为例,金漪湖彻底摒弃了传统水库“填平取直”的粗暴模式,代之以“局部微改、顺势而为”的巧思。宁可多绕十里,绝不破坏一坡原生地貌。

走进如今的金漪湖,7平方公里核心区全面建成,九大场景全部开放。漫步其中,可以看到绿水青山得到了守护,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红土地上的原生态植物完整保留,河中沙石堆砌成了石滩花溪,洼地做成雨水花园,浅地改造为岩生花……

最美的生态环境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金东区聚焦金漪湖科创策源地27.77平方公里这一关键“棋眼”,全力打造“国际科创示范城、浙中城市中轴线、青年创业活力谷”,以平台项目产业“一子落”,带动全域发展“满盘活”,提升金义主轴拉动力和金华市区首位度。

如今的金漪湖,环湖已聚集了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金华研究院等6家研究院,布局了轻舟智航自动驾驶联合实验室、光子集成芯片与应用研发实验室等10余个高能级实验室,成为带动金华企业创新发展的绿色引擎。

前不久,金东区首个“人形机器人”产业化项目——“有怡科技”入驻金漪湖。金华有怡科技董事长的选址逻辑很清晰:“金漪湖片区独一无二的生态基底与产城融合环境,是我们选择这里的决定性因素。这片‘绿’,为我们业务发展和产业链提升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沃土。”

好生态吸引好产业,金东区以此为契机,构建“3+3”产业发展新体系,即新能源及其上下游全产业链、信创及视频类硬件、高端装备制造业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动工具、智能家居、品质美妆三大转型升级的传统产业。通过强链补链延链,突出链式招商、强化驻点招商、优化以商招商等,金东正加快引进落地一批高能级、高品质的链主型企业、领军型项目,确保重点项目接续不断、新增长点持续涌现。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