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5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4版:专版

高温养护筑坦途 汗水铺就平安路

□记者 沈心怡/文 胡赣昌/摄

处暑已过,酷热依旧难耐。有这么一群人不惧烈日炙烤,脚踏热浪,用双手为道路“梳妆美颜”,用汗水守护着道路的安全与畅通,他们就是道路养护工人。

8月28日下午2时,阳光如烈火般灼人,地面温度更是攀升到了40℃。记者来到G330国道岭下镇摩诃村段,刚下车就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滚滚热浪。几名道路养护工人顶着高温在路边忙碌,亮橙色的衣服格外显眼,他们有的手持机器修剪着绿化带内的灌木,有的拿着大扫把清理割下的枝叶,热浪夹杂着飞舞的草木碎屑砸向面部,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汗珠,后背也被汗水浸湿。

道路养护工人吴根耀递来了一套工作服,记者“全副武装”后正式上岗。“这个机器使用的时候要拿稳,启动的时候千万不能触碰到前面的锯齿,注意前后来人,不要挥到他们身上。”很快记者拿到了第一个体验工具——绿篱机。按下按钮后,前面的锯齿便开始快速转动,被划过的枝干纷纷脱落,足以想象其锋利程度。“天气热,植物长得也快,路边的灌木太高的话会影响司机的视线,可能看不清路边准备过马路的行人或者矮一点的交通标识。”吴根耀双手挥舞着一把更大的绿篱机在记者身后修剪,灰尘和残叶仿佛一阵阵海浪,不断打击在身上发出“劈里啪啦”的脆响。

不到10分钟,记者便觉得手上不大的机器变成了个烫手的“铁山芋”,每次挥出都要使尽全力,双手也被震得麻木。而身旁的养护工人正干得热火朝天,手中十几斤的绿篱机灵活翻飞,本来枝叶杂乱的灌木瞬间变得高低一致,见记者动作变得迟缓,他们便开口安慰:“这机子开机时间长就烫得拿不住,你能坚持下来也不容易了。”为了防止蚊虫叮咬和被枝叶划伤,就算天气再热,道路养护工人都要穿着长袖长裤的工作服,戴好手套,全身上下只有面部露在外面散热,在太阳底下作业时就像在火上炙烤。

修剪完这个路段的灌木后,记者接过铁锹,跟随养护工人清理道路两侧边沟内的泥沙、杂草和垃圾等杂物。原本以为会比前面的工作容易,结果第一铲下去就感觉不对劲,脚下的泥沙像水泥浇筑般瓷实,和铁锹相撞发出沉重的“哐当”声,卯足力气只能撬起一点。“腰下沉,腿扎稳,铲下去要果断。”在吴根耀手把手的教导下,记者掌握了一点窍门,但在其他人的衬托下依旧笨拙,好不容易铲起满满的泥沙,手一抖洒了一大半。埋头忙活了半天,终于把自己前后的杂物清理干净,一抬头发现整条边沟已焕然一新,养护工人正手举着电动高枝剪,清理高大行道树的枯死枝干,防止其坠落砸伤行人、砸坏车辆。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路段的养护工作也接近尾声,记者从吴根耀手中接过了打草机,却发现单手根本提不起来。“这个机器有十几斤重呢!你要双手使劲。”吴根耀表示,装满柴油后的机器重达20斤。在他的帮助下,记者将打草机的背带背在肩上,启动开关,整个机子立刻变身成一只跳脱的大狗,把手持牵引绳的记者拼命往前拽。“双手扶稳,先感受一下转速,从右到左修剪草坪。”听上去好像很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不容易,打草机并不听使唤,双手在震动之下险些握不住把手,飞速旋转的刀片在此刻有了自己的思想,一碰到草皮就跳跃前进,并不会平整地修剪过去。割掉的草屑还直往面门上扑,记者只能屏住呼吸防止其钻进口鼻……

短短2小时的体验结束,记者早已被晒得头晕眼胀,双手也因长时间使用沉重的机器止不住颤抖。难以想象道路养护工人每天的坚守,对于他们来说这已经不单单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份责任和担当。“只要路干净了,车跑得安全,人走得放心,我们心里就高兴。”吴根耀他们在短暂休息后又上车赶往下一个地点,每天上午7时到下午5时,一行人都要在路上不间断巡逻,尽己所能织牢道路安全防护网。

记者手记

身前是烫手沉重的机器,身后是驶过车辆激起的热浪,头顶是炎炎的烈日,脚下是炙热的柏油路。在此次体验道路养护工作过程中,记者感觉自己活像被锡纸包裹着的烧肉,全身水分都在体内沸腾,叫嚣着寻找一个出口,最后化作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耳畔一直回荡着汽车呼啸声和机器轰鸣声组成的“摇滚乐”,哪怕是和身侧的人交流都需要扯着嗓子呐喊,不一会就口干舌燥,身体也有些脱力。在静坐都会出汗的高温天,道路养护工人需要日复一日在如此嘈杂和炎热的环境下扛着十几斤重的机器作业,守护着我们出行的路。如果您在路上遇到他们正在挥汗如雨,请减速慢行,为这群道路卫士增添一份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