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服务传递大温暖
多湖街道打造骑手友好单元
本报讯(记者 鲁珂帆)在多湖街道万江社区金街入口处,两顶黄色的遮阳棚成为街头一幅温馨的场景,几名外卖骑手趁着接单间隙在这里小憩。这个遮阳棚,如今已成为新就业群体奔波路上的“暖心加油站”,也见证了社区打造“骑手友好单元”的点点滴滴。
今年以来,万江社区聚焦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的实际需求,创新推出“骑手友好单元”建设,让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小哥”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在优化服务方面,社区推出了一系列关爱活动,积极满足“小哥”们职场技能提升、精神文化关怀等需求,组织反诈、安全用火用电等知识讲座,开展“高温送清凉”“寒冬送温暖”“安全送头盔”等慰问活动,还有专为新就业群体打造的“骑士学院”和“红色驿站”。地处商圈的“骑士学院”作为服务新就业群体的综合性平台,学院阵地特意选址靠近“小哥”们的集散区域,内部清晰规划了休息区、学习区等功能区,配套设施完备,并安排志愿者值班值守,覆盖新就业群体高频需求时段。
位于楼宇中心的“红色驿站”则充分利用楼宇空间,紧靠楼宇党群服务中心,打造舒适、便捷的服务环境,创新开展送政策、送法律、送技能、送派对、送健康等“五送”服务。社区联合交警、消防部门、爱心企业和物业,组织急救培训、消防演练、中医理疗、相亲交友等多类型活动,满足新就业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最受骑手们称赞的是社区发放的“友好卡”。外卖小哥郑国军笑着说:“以前送外卖时有些小区不方便进,但现在凭‘友好卡’基本所有小区都能顺畅进入,让我们的工作方便多了。”目前,社区已发放100多张“友好卡”,骑手们凭卡进入小区送餐畅通无阻,还能享受餐食优惠、车辆维修等专属福利。同时,社区在商圈发展了多家爱心商家,为骑手提供休息场所和免费饮水服务。
在硬件设施方面,社区也别具匠心。商圈座椅上添加了关于骑手小哥的暖心标语,在“骑士学院”和小区附近摆放了宣传标识,提高社会对新就业群体的关注与尊重。“这些看似微小的标识,其实是我们营造社区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希望借此传递一个清晰的信号:万江社区是一个欢迎并尊重每一位劳动者的‘友好单元’。”万江社区党委书记魏丹鸳介绍。
社区在提供暖心服务的同时,也着力激发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治理的动力。以活动为纽带组建的“骑”乐融融议事团,正成为共治共建的关键力量。魏丹鸳介绍:“外卖骑手、快递小哥平日里穿梭于大街小巷,是服务民生、畅通循环的关键力量。他们的急难愁盼,也是我们需要着力破解的问题和工作努力的方向,同时,他们在社区治理上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他们平时送外卖时发现的问题也会在群里及时向我们反映,这也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骑’乐融融议事团”不仅解决“门难进、车难停、休息难、就餐难”等问题,同时也将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助力城市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从最初的被服务对象,到如今的社区治理参与者,万江社区的新就业群体正完成从“送餐人”到“自家人”的身份转变。这种双向奔赴的温暖,是打造骑手友好单元的生动体现,也让这座城市的民生底色更加温暖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