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5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4版:健康

更便捷 更可靠

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加速提升金东基层医疗品质

□记者 陈婺 文/摄

在国家构建三级医疗体系中,乡镇一级的基层医疗机构,一直以来与群众距离最近、需求服务联结最密。去年7月,金东与市中心医院签订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的建设合作协议,由市中心医院牵头,将全区14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成员单位,推动管理、服务、运营同质化。

当金东迈入每个乡镇都有“家门口的‘三甲’医院”的时代,越来越多的金东人发现,乡镇基层医疗机构,正在通过医疗集团共建,让人们获取优质医疗资源更加便捷,服务质量更加可靠。

“真没想到,隔着屏幕市中心医院的专家就给我会诊了,真方便。”日前,傅村镇卫生院为一名手指关节长了肿物的患者开通平台连线,接受了市中心医院皮肤科专家付学锋的远程诊疗。不用奔波市区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高水平服务,这令患者对镇卫生院里新引入的远程医疗平台服务忍不住点赞。

“这个远程诊疗平台是市中心医院与我们卫生院共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之后引入的。”预约了这场远程会诊的傅村镇卫生院医生蒋腾飞告诉记者,由于卫生院未设皮肤专科,对不明肿物的精准诊断又非常依赖临床经验,一场能够让“小病不出镇、大病有指引”的远程诊疗最符合患者的利益,“如果让患者自行前往市区大医院,费时费力不说,还未必能一次就挂上专家号。”

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以来,金东基层医疗机构搭乘机制创新东风,全方位加快医疗资源整合,将医疗健康服务的优质与便利,打造为“家门口”医疗底色。

在过去,大医院专家下乡坐诊多是偶尔来一次,消息不灵通的市民很容易错过,如今,乡镇卫生院里的专家“下沉”频率高、时间固定。这一年多来,市民体验感强烈的这一改变,得益于共建医疗集团机制之下,61名“三甲”医院医生以每周固定排班的形式在我区乡镇医疗机构的长期坐诊。

据悉,这61名医生的专业方向是共建双方根据当地重点需求而选定,副主任医师及以上的专家医生占比六成以上。当前,每周至少3天有“下沉”医生坐诊已是各卫生院的基准线,有的已实现工作日全覆盖。

“‘下沉’专家不仅与本院医生一同排入每周坐诊表,还定期更新公布,一下子拉近了‘三甲’医院医疗资源与乡镇居民的距离。很大程度上,这让‘三甲’医院里很难约到的‘专家号’成为乡镇居民‘日常号’,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实实在在倾斜。”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3月,由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徐旻领衔,市中心医院医生团队直接参与赤松镇家庭医生履约服务,为64名居民实施健康筛查并从中发现5例初筛异常。“三甲”直通基层的健康筛查,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落到实处,也让受益群众扎扎实实地感受到,在医疗健康服务这一方面,基层绝不是低阶。

得益于与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在医疗人才培养、医疗服务项目提档上的深度合作,今年7月,曹宅镇中心卫生院正式启用全新的胃肠镜中心。“此前卫生院只能做胃镜,现在实现了胃肠镜一体化服务,曹宅居民不出镇就可做由市中心医院医生执行的无痛胃肠镜,价钱且比市级医院便宜30%。”该院相关负责人说,“居民得实惠的同时,卫生院也培养出了1名医生,可以说,无痛胃肠镜技术如今已真正在曹宅镇中心卫生院落地生根。”

心血管意外是威胁国民健康安全的关键疾病,对于距离城市中心较远的乡镇来说,基层医疗机构的救治能力相当关键。今年,孝顺镇中心卫生院国家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工作启动。该中心依托于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建设,由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孝顺镇中心卫生院名誉院长傅慎文指导。“专家团队手把手传授建设经验、培训诊断与急救技能,这些都让孝顺镇中心卫生院胸痛中心的建设以截弯取直的姿态加速迈向高水准,守护当地及周边居民的健康安全。”孝顺镇中心卫生院相关负责人说。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从有向优,金东基层医疗的服务能力正在共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的催动下,加速奔向更加便捷、更加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