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绿色设计之都 何以是金义新区
□记者 廖怡晴
10月14日,2025全球工程大会·首届世界绿色设计大会在上海举行。会上,金华金义新区被世界绿色设计组织授予“世界绿色设计之都”称号,意味着新区成功拿下国际级绿色名片。
“世界绿色设计之都”是世界绿色设计组织授予绿色设计领域全球领先城市的最高荣誉。近年来,金义新区以绿色设计促进绿色创新,构建了一套覆盖品牌、创新、社会、经济、环境五大维度的系统化发展体系,将宏大的绿色愿景转化为可执行、可衡量、可持续的发展路径,提升全区高质量发展“含绿量”。
乡村焕新
乡愁与共富谱写绿意答卷
“世界绿色设计之都”的荣誉,并非对某一栋绿色建筑或某一项环保技术的肯定,而是对一座城市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血脉、贯穿于肌理的全面认可。对于新区的居民而言,绿色设计早已不是遥远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日常生活。
在岭下镇岭五村,村民老王每天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坐在修缮一新的台阶上,看着游客们在坡阳古街的脸谱墙旁拍照打卡。“以前村里年轻人都往外跑,现在环境好了,老房子成了宝贝,游客来了,村里人气越来越旺。”老王口中的变化,正是新区“保护性开发”理念的缩影。
这个昔日的普通村庄,通过资源整合,与周围村庄一起形成了“生态+文旅+产业”的融合模式,如今已是归乡·八仙积道景区的核心区域之一。古宅里开起了文创小店,石栈小道成了网红打卡点,村民既守住了乡愁,又通过民宿、餐饮增收,绿色设计让“空心村”变成了“共富村”。
在老石桥三十六院溪,“低碳活化”理念让废弃古村焕发生机。设计师保留原生建筑元素,用现代化绿色系统替代传统设施,将废弃古村改造成极具设计感的绿色民宿集群。每到周末,这里一房难求,曾经沉睡的乡村资产,成了带动村民增收的“绿色引擎”。
更细致的改变藏在日常生活里。村口的生态洗衣房取代了河边洗衣的旧习惯,既保护了水质,又成为村民社交的新空间;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创新的三级回收制度,实现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管控,田间地头再不见散落的包装袋。家家户户的美丽庭院里,月季绕着竹篱笆,薄荷种在旧陶罐里,村民自发种植的苗木郁郁葱葱,“村里景美人美”成了村民口中最骄傲的话。
而一条条宽阔平整的四好农村路,不仅打通了村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更成为穿越田园风光的风景线,将散落的美丽乡村、特色景区和产业节点串联成珠。
产业提质
绿色动能驱动低碳转型
在新区的产业版图里,“绿色”不是附加项,而是准入门槛与核心竞争力。新区的绿色产业项目,已结出累累硕果,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创新项目正加速落地。
在浙江普莱得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5G智能工厂,机械臂精准作业,数据大屏实时监控能耗,通过绿色设计改造,工厂生产效率提升60%,还带动周边千家配套企业优化减排方案,形成“一企带动一片”的绿色产业链。
金漪湖科技创新策源地是新区将生态价值与科创要素深度融合的典范。通过“无痕轻干预”的先进理念,金漪湖在保留6434亩原生地貌的基础上,巧妙打造出晴翠丘、云水汀、秋枫港等九大生态场景,成了居民最爱的“休闲港湾”。每到傍晚,云水汀的沙滩上满是前来玩耍的居民。如今,这里还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平台。曾经普通的水域,成功蜕变为生态景观与高端产业无缝融合的“未来样板”,生动塑造了新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鲜明特质。
生态修复与产业升级的化学反应,也在胡思零碳产业园得到验证。作为新区建设的首个零碳产业园,它构建了清洁高效的能源网络,搭建起以“新型电力系统”为核心的供应体系。入驻企业“锋鸟车业”借助园区绿电,降低生产能耗,年产值预计可达3.5亿元。园区负责人透露:“我们招商有个硬指标,企业必须有绿色技术方案。”
放眼全区,绿色动能愈发澎湃。在“润马光能”的现代化车间里,一片片高效的N型光伏电池正源源不断为全球市场输送清洁能源;农林生物质焚烧热电联产项目将秸秆、菌菇渣等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每年可实现减碳46万吨;落户于江东镇的全省首个“电储能+水蓄冷”智慧能源枢纽项目正抓紧建设,其创新的“削峰填谷+应急保障+绿电交易”三位一体解决方案,预计每年可为园区企业降低能耗成本超千万元。
绿色设计,正让新区产业在低碳转型中跑出“加速度”。
城市宜居
推窗见绿打造品质生活
绿色设计不仅改变着产业形态,更重塑着城市空间,“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正成为新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写照。
晨曦初露,金满湖公园湖面泛起粼粼波光。放眼远眺,水鸟翩跹,树木蓊郁。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