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7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13项指标获评全省标杆

金东营商环境实力“出圈”

□记者 李玲添

近日,记者从区发改局获悉,据最新数据显示,在全省营商环境无感监测15项指标中,金东有办理建筑许可、开办企业、市场开放等13项指标排名全省前10%并获评标杆指标,数量排名全市第一。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我区持续打造以效率为核心、以开放包容为根本的最优营商环境,在审批效率、助企服务、政务通办等关键领域持续发力的生动实践。

审批“减法”换时效

项目落地再提速

“审批只花了2小时,项目推进比预期快了近两个月!”近日,某制造业项目负责人对金东的审批效率赞叹不已。近年来,我区深化投资项目审批改革,迭代政务环境“慧治理”,实现审批效能动态跟踪、触时预警、即时促办;同时对全区219个企业投资项目全周期开展数字跟踪,重点审批环节在规定时间内无进展的系统自动预警提醒相关部门、乡镇(街道)、企业,同时完成问题收集及交办解决,实现卡点堵点“一图清、全程解”。

针对企业办事材料缺失难题,我区上线承诺“I履约”应用,通过网上签订承诺书、容缺材料自动预警“催补”,推动涉企服务容缺办、中介文本改一次、承诺履约能约束。该应用启动以来,全区承诺办事履约率达100%,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容缺审批+失诺管理”纳入省级涉外法治重点任务清单,被列入省级试点。

服务“加法”暖企心

诉求闭环解难题

“太感谢了!从政策咨询到资金到账,全程有人跟进,10天内就拿到了专项贷款,解了燃眉之急,帮助我们巩固了海外客户,加速开拓新兴国际市场。”辖区内一家外贸企业负责人感慨道。近年来,金东升级“1+1+N”助企服务机制,组建专员牵头、部门协同、多方参与的服务团队,通过常态化走访收集诉求,以联席会议形成闭环解决方案。

为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我区在全市率先成立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整合407项基本服务与292项增值服务。相关部门围绕2025年度12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开设专窗,印制服务指南,采取“窗口主动推+屏幕滚动播”的方式,扎实推进重点事项落地落实。在优化外商服务模式与外资利用环境方面,金东定期组织外资企业圆桌会议,搭建政企沟通桥梁,同时联合金融机构为外资企业定制个性化服务方案,为区域经济注入“外来活水”。

通办“乘法”破壁垒

政务服务无边界

“不用回江苏老家,在金东通过远程视频帮办,几分钟就办完了医保备案,太方便了!”退休职工徐先生的经历,是我区跨域通办的生动缩影。我区依托“慧治理”平台,搭载“远程办事协助”模块,实现申报桌面共享、视频会商,同时搭建“虚拟综窗”,在工业强镇、工业园区铺开布点,设立“企服驿站”,服务覆盖乡镇全域范围,其中涵盖240家规上企业。此外,依托区政务服务中心开设的长三角G60服务专窗可办理不动产、医保社保、公安户籍、企业投资开办等162项跨省通办事项。

在本地服务场景中,“一网通办”覆盖率持续攀升,目前全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率达99.84%,从社保缴纳到违停处理,近200项高频事项实现“手机点一点、事情马上办”,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村级便民服务站更将204项政务服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代办员上门协助老年人、残疾人办事的暖心场景,成为基层服务的常态。

从审批提速到服务提质,从跨域通办到助企纾困,我区以一系列硬核举措织密营商环境“服务网”。13项标杆指标的突破,既是对过往工作的肯定,更是未来前行的动力。我区将用更优服务让企业安心发展、群众办事舒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