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西瓜、绿豆糕……
“村花”们自发为工地工人送清凉
炎炎夏日,金东区仙佛诗歌共富带一期工程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这两天,记者在采访中听到一个个暖心故事:一个月不到,赤松镇虎岩村“魅力巾帼宣传队”的志愿者们自发为共富带建设项目虎岩区域工地上的工人持续开展送清凉活动13次,婆媳、妯娌、姐妹、夫妻纷纷加入送清凉行列,助力共富带建设。
80多人自发参加“送清凉”
金东区仙佛诗歌共富带,西起赤松镇二仙桥村,东至傅村镇畈田蒋村,全长超40公里,横贯金华山麓赤松、曹宅、源东、傅村等乡镇,结合黄大仙文化、佛手产业和艾青、施光南诗歌故里特色,是金东区持续深化“千万工程”、打造共同富裕县域标志性成果的重要抓手。
为助力“千村未来 万村共富”建设,7月10日,赤松镇虎岩村成立“魅力巾帼宣传队”,旨在凝聚妇女力量,发挥巾帼智慧与魅力,引导妇女群众积极投身乡村建设。撸起袖子,说干就干。第二天就有巾帼志愿者发挥厨艺,做了冰镇清凉糕,还摘来了自家桃园里的大蟠桃,开上三轮车,送到“千万工程 万家共富”虎岩区域工地上的建设者手中,感谢他们在炎炎夏日中坚持工作,并嘱咐他们做好个人安全防护,注意防暑降温,以更安全的状态投入工作。
第一次送清凉活动后,很快有了第二次、第三次……“魅力巾帼宣传队”核心骨干黄如珍告诉记者,截至记者采访时,村里的妇女姐妹已经持续开展了13次活动,“一个月不到,约有80多人参与了送清凉”。
村外创业者也抢着要参加
王悦是村里的优秀青年,她和妈妈以及妹妹自发参与了第三次送清凉活动。母女仨包了100多个美味可口的大肉包,同时准备了五箱矿泉水,冒着酷暑送到工地。同行的巾帼志愿者徐惠娟利用周日休息时间,早早准备且泡好绿豆,一大早熬好两大锅绿豆汤,并做成冰镇绿豆汤。
工地上工人们冒着酷暑赶工期,虎岩村巾帼志愿者助力送清凉活动也如火如荼地持续进行着。8月5日,虎岩村来了第十支送清凉队伍,志愿者马苏华带着婆婆,陆晓搭档妯娌邢艳云,有意思的是,邢艳云的丈夫也来帮忙了,婆媳、妯娌、夫妻齐心协力为工人们赋能、送关爱。
村里各家各户接力献爱心,村外创业的人也抢着要参加。村民姜巧琴是金华一家小吃店的老板娘,因为小吃口味好,材质优,价格公道,生意特别好,一年到头除了春节,平时难得回村转一转。当她得知村里妇女姐妹都在积极助力“千万工程”后坐不住了,多次与村巾帼宣传队的负责人联系,表达要参与“送清凉”活动的意愿。
8月2日,村里终于给她安排上了。姜巧琴等不及中午生意做完,就催促员工准备食材,和面,拌馅,她自己每天雷打不动的“盹”也不打了,精神抖擞地和大家一起制作大肉包和清凉冷饮。“她今天简直花仙子附体,一整天乐呵呵的,连老顾客都看出来了,问她今天有啥喜事。她头一甩、大嗓门一亮,说‘是有大喜事,并且等会我们就要回村里去送清凉,助力我们大虎岩的项目啦’。那种自豪感就像中了大奖一样。”员工王雪珍说。
虎岩村民有爱心,我们干活有信心
“我都60多岁了,差不多干了一辈子的工地活,第一次遇到这么热情好客的村民,太感动了!虎岩村的村民真是太让我们刮目相看。”“虎岩村民有爱心,我们干活有信心!”……虎岩村巾帼志愿者们一波一波接力送清凉,奋战在工地一线的工人们内心充满感动和感激。哪怕平时不苟言笑的人,都会发自内心地说着“谢谢,谢谢”。
“大肉包,味美毕竟个不大;一碗绿豆汤,虽甜也就那分量。但在一线工人师傅的心中,那是我们虎岩村民对他们辛勤工作的支持、信任和崇高敬意,更是对‘千万工程 万家共富’美好未来的期待和期盼。”记者了解到,虎岩村村民及巾帼志愿者每次自发为工地工人送去“清凉”,黄如珍都会图文并茂地进行记录和分享。她说,虎岩村自古就民风淳朴,讲义气,会包容,有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良好的社会风尚,天气炎热,村里送清凉活动还会继续进行下去,预计开展30场,“希望更多人能为大虎岩及虎岩‘村花’们点个大大的赞”。
本报记者 董金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