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这样做,跟孩子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近
在金华市第二医院门诊,经常会遇到很多家长发出此类疑问:面对孩子任性的行为,到底应该怎么做?很多家长感到很无奈,认为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1.顺着孩子,但治标不治本,孩子看似听话了,实则养成了任性的性格。2.暴跳如雷,但是跟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
在市第二医院心理咨询过程中,很多家长渐渐发现,让孩子感受到满满的爱意,是他们经常忽略的事。心理治疗师建议,做到这些爱意的表达,并不是一味顺着孩子,而是让孩子“顺”着自己,拉近跟孩子的距离。这种爱的感受不仅对孩子的情感发展至关重要,还能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安全感。以下是一些科学实用的方法,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满满的爱意。
1.身体接触。拥抱、亲吻、抚摸等身体接触是最直接的爱的表达方式。这些肢体语言能迅速传递温暖和关爱,让孩子感到被重视和保护。研究表明,适当的身体接触有助于降低孩子的焦虑水平,增强他们的幸福感。
2.积极倾听。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理解。当孩子说话时,放下手中的事情,看着他们的眼睛,用点头或简短的回应表示你在认真听。这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还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和被尊重。
3.鼓励和支持。及时肯定孩子的努力和成就,哪怕是小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赞美。鼓励的话语如“你做得很好”“我相信你能行”等,能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动力。同时,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知道无论何时都有家人在背后支持。
4.创造温馨环境。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温馨的家庭环境,让他们自由成长。这包括舒适的居住空间、丰富的学习资源及和谐的家庭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更容易感受到家的温暖和爱意。
5.共度时光。尽可能多地与孩子共度时光,参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活动。无论是一起玩游戏、看电影还是散步聊天,都能增进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受到你的陪伴和关爱。这些共同的经历将成为孩子宝贵的回忆,也是他们感受到爱的重要来源。
6.直接表达爱意。不要吝啬于表达你的爱意。告诉孩子“我爱你”,这是最简单却最有效的爱的表达方式。你可以在临睡前、送他们上学前或任何你觉得合适的时刻说出这句话,让孩子时刻感受到你的爱。
7.主动练习。非暴力沟通,表达感受而不是指责对方。主要做法包含:其一,观察而不评判;其二,表达感受而非想法;其三,明确需要;其四,提出具体的请求。
通过这些细微的举动,我们不仅能够建立起与孩子之间坚实的情感纽带,还能教会他们以同样的方式去爱别人,传递正能量。无论是通过肢体接触,如拥抱和亲吻来表达无条件的爱,还是在共同参与的活动中倾注耐心与陪伴,都是在孩子心中种下爱的种子。最终,这些科学且实用的方法汇聚成一股温暖的力量,滋养着孩子的心灵,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始终被爱包围,学会感恩,懂得回馈,成长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通讯员 胡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