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4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6版:警营人文

文章导航

走进百草园

许杰(市公安局婺城分局)

百草园,是鲁迅故居后面的一个菜园。

金秋十月,气候宜人。在这舒适的日子,我来到绍兴,感受到烟雨江南的水乡韵味。那天下着细雨,我跟着导游一个景点一个景点地走,但我心里总想到百草园去看看。

上学时,我读过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印象极其深刻。至今,我还记得开头的一句:“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没去绍兴前,我反复阅读这篇文章,越读越感到百草园的大;越读越感到百草园的美;越读越想到百草园去看看。

虽然下雨,但雨不大,如丝如缕。我打着伞,从三味书屋出来,沿着打湿的石板路,走向鲁迅故居。清风细雨,很是惬意。

走进鲁迅故居后面的园子,一眼看见竖立着的一块大石头,上面刻写着“百草园”三个字。在蒙蒙细雨中,我环顾四周,园子给人的第一感觉,只是一个很普通的菜园,但在我看来,这比其他任何人家的菜园都要开阔漂亮,因为这里有鲁迅儿时的影子。

如今,百草园仍和鲁迅笔下的一样,仍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而光滑的石井栏就在眼前,我走过去,就那么一眼,便让我无法再移动脚步。

游人众多,一个个围着石井栏,以各种姿势拍照留念。我停留在石井栏附近,眼瞅着它,似乎看到鲁迅从石井栏处缓步走来,与我来了一次跨越时空的握手。那时,我仿佛穿越了时空,有种梦幻的感觉。正当我沉浸在梦幻中,突然听到一对母女的对话:“妈,你笑一下,笑一下。”

趁无人拍照的间隙,我靠近石井栏,仔细端详这一珍贵的标志物,如同看望一位老人,听其诉说岁月的故事和深厚的情感。

也许来得不是时候,园中看不到“紫红的桑葚”,听不到“鸣蝉在树叶里长吟”,就连“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也在秋雨中消失了。

于是,在这保留原生态的菜园里,我走走停停。恍惚间,我怀疑自己是否在景点里。在一棵高大的皂荚树下,站着一名约莫30多岁的女子,她指着地上的一块石头说:“老公,你看,这石头上写着字,童年鲁迅常在树底下捡皂荚子‘玩耍’。”说完之后,她就一手拿着伞,一手扶着树,叫她老公帮忙拍照。我也有留念之意,便在这里与这棵大树合了影。

在一墙角处,我注意到一间木头搭建的简易小店。店里有一名小姑娘,专卖毛茸茸的小物件,物美价廉。我抬头看,在屋檐下方横挂着一块写着“毛茸茸的百草园”的招牌。别看店小,卖的是小物件,可到店里看的、买的人络绎不绝,当然大多是一些年轻人和孩子。这一小店,不仅成为了百草园的一处景观,而且游人买个小物件也有了个念想。

旅游,与其说是看风景,不如说是听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