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0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6版:教育·校园

从金华一中到北影,他获得金鸡奖最佳摄影

“考浙大的料”投身了艺术 听听他怎么说

钟锐回到母校金华一中。左为物理老师苏静,右为班主任、语文老师徐爱平

11月16日晚,在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上,金华一中2007届校友钟锐凭电影《热烈》获最佳摄影奖‍。献礼杭州亚运会的体育电影《热烈》,通过街舞这一元素展现了小人物追梦的艰辛和不易,捕捉到了青春、热血、励志等主题,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情感的盛宴,该片以9.13亿元的票房成为中国影史体育运动片的票房冠军。

钟锐,2007年毕业于金华一中高三(3)班,班主任为徐爱平。2011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主要代表作品有《云水》《热烈》《送你一朵小红花》等。其中,《送你一朵小红花》曾获34届金鸡奖最佳摄影提名。

1989年出生的钟锐在今年金鸡奖颁奖典礼上致辞时,特意提到了坐在台下的张艺谋导演——这位北影摄影系1982届前辈校友。镜头转到台下,张艺谋对同门后起之秀致掌声鼓励。

从小喜欢画画,高中痴迷电影

钟锐小学就读于市区环城小学,初中是金华五中,并以中考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金华一中。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初中时曾想考美院附中。到了高中,家长和老师对他的定位是“考浙大的料”。不过,钟锐本人喜欢艺术,志向一直是考美院。

因为梦想得不到家人的支持,高中时的钟锐一度是迷茫的。巧的是,他的班主任徐爱平特别喜欢看电影,时常会在课堂、生活中与学生分享艺术与美——这对钟锐来说,无疑是照进现实的一束暖光。

徐爱平喜欢看电影,“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搞班队活动时,他会找与活动主题相契合的电影放给学生看;上语文课时,为了讲明白一些课文中的艺术手法,也会忍不住把电影里的一些创作手法拿来类比。“让电影进入课堂,还是比较受学生喜欢的。那时全班同学都很快乐,钟锐表现得尤其兴奋。”

得知钟锐喜欢艺术,喜欢电影,徐爱平便对他说:“你喜欢艺术,又喜欢电影。电影也是艺术,你看看能不能去搞电影专业。”师生俩查了一下,发现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的分数线相当高,超过重点大学分数线30分左右。徐爱平便笑着对钟锐说:“北影摄影系的分数线,应该大致‘配’得上你的能力。美术和摄影,两个东西都是‘画’,孪生兄弟似的,学摄影也相当于学了美术。何况,到时若真考上北影摄影系,那张艺谋就成了你的学长、大师兄,不亏了吧!”

于是,一段有关的梦想的缘分就这样促成了。高二下学期,钟锐全力投入备考,最后顺利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

从事电影摄影行业,四处奔波取景、拍摄是钟锐10多年来的工作常态,前段时间他刚结束在非洲大沙漠3个多月的拍摄工作。

“努力奔跑”的高三时光,很美好

只身一人赴北京备考北影的过程,钟锐曾在2022年金华一中120周年校庆前,写过一篇回忆高三时光的文章《最后一公里》。那段“班上其他同学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奔跑”的高三时光,仍让他念念不忘。

“徐爱平老师用全方位无死角的知识体系,领引我们梦回北宋黄冈的某个月夜,让我们暂时忘了高考,那远不止是一堂语文课,根本就是大学级别的讲座。”钟锐说,整个高中期间,班主任没少上这样的“讲座”课,从文学到电影,从历史到政治,从哲学到心理学,时常将一个问题切换到各个维度上来分析,高考一定是用不上的,却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一种思考方式。

“得知已经提前录取的那一刻,我很惊讶。我明白,也许自己更在乎‘离经叛道’的那个决定和过程,非常确信当时的自己极度热爱看电影,但爱看电影和爱拍电影毕竟还是两码事。整个高中三年,我都想与众不同,走自己的路,遵从自己的内心,而现在,却无比地想回到那些可爱的同学身边,陪他们走完高考前的最后一公里。”

钟锐说,实现了梦想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工作刚刚开始;登上第一座山顶的那一刻才明白,更多的巅峰在召唤你。这大概就是人生不断拼搏的意义吧。

本报记者 叶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