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模范教师: 不断创新 不断思考
采访人物:市人大代表 于淑丹
参与小记者:
金华市江滨小学 姜珠婷妍 吕昕泽 方策 戴雨欣 叶星昊 丁翊骁 江语菡 张博文浙师大附小 孙喆 项云起 王诗棋 杨沉兮 管可心 盛一涵金华市北苑小学 楼格 应若凌 屈恒伊
带队记者:叶骏 祝璐 王巧 文/摄
“于老师,你认为怎样才能让随迁子女更快更好地融入金华,成为新金华人?”1月18日晚,17名小记者齐聚金华市新闻传媒中心“小记者之家”,采访市人大代表、金东区孝顺镇初级中学老师于淑丹。
于淑丹从教19年,始终坚守在乡村教育最前线,全身心投入到思政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她曾荣获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派名师培养对象等多项荣誉,课程获评长三角地区法治教育课一等奖、金华市优质课一等奖。2024年,于淑丹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教研组组长,于淑丹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如研究项目化学习,开设“行走的思政课”,尝试通过模拟政协、模拟法庭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家国情怀。她还致力于研究依托互联网的教学公益活动,曾参加教育部“铸魂工程”双师资源研发活动,开设省思政网络同步课程,指导并制作道德与法治作业微课35个。
今年市两会,于淑丹关注两个话题:一是优化学校布局,综合考虑人口变化与流动趋势,切实增加学位供给;二是优化乡镇(村)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让乡镇(村)学生能就近享用。
小记者们围绕这两方面进行提问,“金华如何做好教育优质均衡”“怎样保证随迁子女入学”“我市乡镇图书馆建设目前处于什么程度”“乡镇学生阅读习惯怎么样”“我们怎样更好学习历史”……思维活跃、问题发散,不时赢得于淑丹的点赞。
有小记者提到:“乡村图书馆建设能否与AI相结合?”于淑丹称赞其非常有时代眼光,能与当下热门技术与话题相结合,“这当然是一个很好的设想,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场景”。于淑丹认为,AI能很好地整合资源,让更多人实现互惠共享。同时,小朋友们要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多到社会中去实践去思考,增进自己的民主意识和社会担当。
“于老师的这些建议,对于我管理班级很有帮助。”小记者方策说,“我是班长,平时很喜欢阅读。所以我想跟班主任建议,在班里营造阅读氛围,建立班级图书角,定期举办阅读会,让同学们都爱上读书,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