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3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两会特别报道

钟朝芳:让八婺文化 浸润金华大地

几天参会时间,市政协委员钟朝芳感触良多,尤其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以文化润人心”,让她备受鼓舞。

钟朝芳是浙江师范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教授、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及实践工作。她认为,社会美育所承载的文化润心功能近年来愈发凸显,让社会美育与地域文化互融不仅可以让八婺文化“活”起来,还可以更好地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进而充分展现金华城市的文化特色和精神气质。

“金华有上山文化、南孔文化、黄大仙文化等,近些年在‘15分钟文化圈’的打造上也作了很多努力,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对社会美育有效途径的探索创新还有待加强,可在破解‘偏、浅、缺、散’等问题上持续发力。”钟朝芳说。为此,她倡议启动实施“社会大美育计划”,并将其依托于“大博物馆”“大美术馆”“大美课堂”3个计划做优做强。

关于“大博物馆”计划,她建议以市博物馆为平台实施。一是以历史为主线,策划高质量八婺文化主题性大展。通过上山文化、南孔文化、宋韵文化、黄大仙文化、红色文化、金华学派等特展和配套展览的举办,构建全景式八婺文化框架,便于观众追溯古婺悠长文脉,感悟金华厚重历史。二是配合主题性展览,举行高水平公众讲座、学术研讨会,讲好金华故事、阐发金华精神、展现金华风貌,提升八婺文化的影响力。三是利用前沿技术,打造高科技八婺文化云上展厅。通过科普动画、游戏互动、三维虚拟等,让更多承载着八婺文化基因和血脉、分布在八婺广袤大地上的文物和文化遗产,通过实物实景实事“活”起来。

她建议“大美术馆”计划以市美术家协会为核心实施。一是推出一批“现象级”美术大展。让八婺优秀文艺作品以真挚的情感、丰富的思想、崇高的精神,实现对人民群众的引导、教育与鼓舞。二是打造“人民的美术馆”。把展馆办到社区,办到市民家门口,让街道、公园、广场等成为彰显八婺文化底蕴和金华精神风貌的“展览新空间”“艺术社区”。

至于“大美课堂”计划,钟朝芳建议以市群艺馆为重点实施。一是打造100个社会大美育课堂。大力支持博物馆、美术馆、剧场、专业院团、公共图书馆、非遗场馆等专业机构打开“围墙”,向“文化服务综合体”方向发展,为市民开放社会大美育课堂。二是推出100场艺术普及教育活动,为市民提供有主题、成系列、高品质的公共艺术教育供给。

钟朝芳希望,未来的金华拥有一个“全民、全龄、全域、全时”的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人人便参与、人人可体验、人人有收获”的社会大美育新格局。

本报记者 陈月丹/文 俞佳妮/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