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08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4版:新闻

理财产品收益下行

市民分仓降低风险

“年后黄金涨跌幅度挺大的,我本来是想买金条投资的,现在看来还是老老实实买点理财产品好了,毕竟风险是首先要考虑的。”昨天下午,市民曾女士用手头归集的一部分闲钱购买了理财产品。在利率持续走低的背景下,近期各大银行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都在下调。收益率持续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募集,市区某银行设立个人理财VIP专区,通过优化服务吸引投资人。

多家银行下调业绩比较基准

业绩比较基准是商业银行根据产品往期业绩表现或者同类产品历史业绩算出的投资者可能获得的预估收益。记者采访发现,中银理财、招银理财、民生理财、华夏理财等银行理财子公司均对旗下部分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进行了下调。

以中银理财为例,日前发布公告称,根据市场情况变化,该公司拟于7月21日起调整36只理财产品份额业绩比较基准,包括中银理财—(7个月)最短持有期固收增强理财产品、中银理财—稳富固收增强(9个月滚续)等多个系列,均为固定收益类产品。

分散投资,降低单一资产波动风险

在低利率环境之下,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收益普遍下降,而不少理财产品主要就是投向债券等固定收益类产品,因此市场利率走低,这些产品能提供的预期收益也随之减少,从而促使业绩比较基准进行下调。

“业绩比较基准进行下调,主要是由于银行降息后,债券的票面价格也在逐步下行,特别是新发债券。之前债券的涨幅较大,也提前透支了部分后续的收益,所以未来债券的收益预期有所下降,这是债券市场的普遍情况。”市区某银行理财师建议,对于眼下的市场环境,市民投资不妨配置不同发行人、不同期限和信用评级的债券组合等,降低单一资产的波动风险。

“如果市民对资金有流动性需求,可以拿出一部分购买按日理财产品,比如‘天天理财’等;如果认可基金的话,可以拿出10%左右的资金配置基金。”目前各大银行销售的基金类型很多,有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其风险等级差别很大,投资者可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进行合理配置。另外大额存单、储蓄国债等风险较低的产品,也适合保守型市民投资。

本报记者 方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