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键上的父爱
本报记者 吴俊斐 文/摄
“来!爸爸陪你一起练。”在兰溪市云山街道残疾人之家,每天都会传出一阵悠扬的琴声。伴随着琴声,人们看到的是这样一幅画面:一位父亲抱着吉他给弹钢琴的女儿伴奏,女孩手指灵活地在琴键上游走,整个人闪闪发光。
女孩叫许佳菲,今年25岁。父亲叫许巨刚,今年62岁。
若事先不说,外人很难发现,这个灵动地在音乐世界里遨游的女孩近视2000度,还有三级智力障碍。而这背后,是家人不为人知的艰辛付出,是父爱的力量,让她的生命绽放出不一样的光芒。
坚强爸爸: 每天来回8趟 送女儿上普通学校
1999年8月23日,许巨刚迎来双胞胎女儿的诞生,可惜还没来得及享受做父亲的喜悦,就遭受命运的沉重打击:因早产缺氧,大女儿严重脑瘫,小女儿许佳菲同时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脑萎缩、癫痫及弱视。
为筹集治疗费用,身为浙江省永联民爆器材有限公司永进分公司政工师的许巨刚四处奔波,通过向亲友借款、向媒体求助等方式筹集资金,带着女儿辗转于金华、杭州、上海的多家医院。2000年“六一”儿童节,在浙江卫视的牵线搭桥下,许佳菲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成功完成免费心脏手术。虽然心脏问题得到解决,但三级智力障碍和2000度近视依然伴随着她,而她的姐姐则在救治过程中不幸离世。
“当时心情十分沉重,但作为家里的顶梁柱,我必须坚强。”父亲是一座山,怎能轻易垮塌,很快,许巨刚重新振作精神,带着许佳菲走上了康复之路。他期望通过努力,让女儿尽可能接近普通人,能正常生活。
“佳菲的智力障碍程度不算非常严重,或许能在普通学校好好培养。”特殊学校老师的建议,坚定了许巨刚让女儿到普通学校接受教育的想法。然而,要想送女儿到普通学校就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许佳菲7岁开始,他就一趟趟跑学校,直到9岁,附近的一所小学才同意许佳菲去上学。
“孩子因为与普通孩子在行为习惯上有些不一样,一些小朋友要取笑她,怕她受伤,我就事先与老师沟通;她每天要吃药,且不肯在学校吃饭,为了不给老师增添麻烦,我每天中午把她接回家……”从小学到初中,许巨刚每天往返家校8趟接送女儿。“那时候家庭条件不好,每天骑电动自行车来回,遇到雨雪天气,就用雨衣把她裹得严严实实,生怕她淋湿受冻。”
就这样,在父亲无微不至地照顾下,许佳菲不仅完成了9年义务教育,还上了高中。“其实,她在母亲的陪伴下,去过高职院校上大学,但最终因为适应不了,被学校劝退了。”说起女儿的大学梦,许巨刚有些遗憾。
不屈爸爸:
帮孩子找到对话世界的密码
“上帝关上一扇门,总会打开一扇窗,只是这一扇窗到底在哪里?”在送女儿上学的过程中,许巨刚一直在寻找这个突破口。一次偶然机会,女儿小学的音乐老师发现许佳菲乐感很好,于是,他开始带女儿尝试接触舞蹈、古筝等兴趣课程,最终发现黑白琴键能让女儿安静和专注,于是根据女儿的意愿选择了钢琴。
“医生说,癫痫病人不能受刺激,而弹钢琴能让她情绪稳定,也能让她通过流淌的音符与世界对话。”犹如给孩子找到了与世界对话的密码,不管未来的路怎么难,许巨刚都想试试。
刚开始,家里没有钢琴,许巨刚就每天晚上风雨无阻地送孩子去老师那里练琴。孩子记不下老师教授的内容,他就自己先记下,然后回家一遍遍地陪女儿练习。为了方便女儿练琴,2009年,许巨刚和妻子花1.5万元给女儿买了一架二手钢琴,这1.5万元对于生活并不富裕的他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女儿视力不好,看不见曲谱,他就将五线谱一张张打印出来,一句句剪贴在彩色硬纸板上。同时,许巨刚自学五线谱,成为女儿的“读谱器”。“我视力不好,爸爸会用手指着,一个一个给我读音。”许佳菲说。
“学习五线谱对于佳菲来说,有点累,所以不太愿意学,也不怎么愿意练基本功,但钢琴就是要不停地练习……”陪伴女儿练琴对许巨刚来说,是件考验耐心的事情。“凶又凶不得,只能想办法引导。她喜欢哪首曲子,我就去把书和碟片买来,让她学习弹奏一段喜欢的曲子后,再练一会基本功。”许巨刚说。
许佳菲很多时候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且有点固执。脾气一上来,就容易激动,有时候甚至会毫无理由地指责父亲,每当这个时候,许巨刚总是耐心地听女儿“唠叨”,或者引导女儿朗诵诸如《我是最棒的自己》等美文与诗歌,等其情绪稳定下来,通过讲故事等方式,再好好地与其沟通。
“说实话,有时候有点沮丧,甚至会有些烦躁,很多次手伸出又放下,作为父亲,我必须有足够的耐心陪伴她一步一步成长。”许佳菲的钢琴演奏只在小学的时候学了几年,后来完全靠父亲许巨刚陪着自学。“一首曲子要学三四百遍以上,才能弹奏出流畅的曲子。”
长年累月的训练,让许佳菲掌握了50多首曲子,也让她找到了与自己、与世界相处的方式,即便进入兰溪市云山街道残疾人之家,每天工作之余,她都会打开钢琴,演奏一番(为了方便女儿在工疗车间弹奏,许巨刚向残疾人之家捐献了一架电钢琴)。平时即便一人在家,她也喜欢通过弹奏钢琴打发时间。
无敌爸爸: 带你走世界
“我现在已经可以出去演奏了。”采访时,许佳菲开心地告诉记者,现在她成了一家酒店的钢琴兼职演奏者,为婚礼进行现场伴奏。
“每次弹奏一个多小时,酒店给100元报酬,其实无所谓给不给钱,只要能让我在那里弹琴就可以。”许佳菲说,在婚礼现场,除了弹奏《婚礼进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花好月圆》《情不自禁爱上你》《夜的钢琴曲五》《A小调圆舞曲》《夜曲》等曲子外,她还会演奏《小美满》《青花瓷》《如愿》等歌曲,而每次都是父亲陪她去。
“最近一场婚礼伴奏是2月22日,到目前为止,她已经伴奏了23场。”女儿的每一场婚礼伴奏,许巨刚不仅陪同,且都会细心地录像做视频。“每次去那里,她都很开心,表现也很大方。看着她开心,我也很开心。”
除婚礼伴奏外,在兰溪残联的推荐下,许佳菲参加了金华市第九届残疾人艺术汇演器乐类比赛和刚刚举行的金华市第十届残疾人艺术汇演,并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如果说让许佳菲去给婚礼伴奏及参加比赛,是许巨刚让女儿接触社会的一个方式,那么旅游就是他带女儿融入社会的另一种方式。“不仅去了省内的各个城市,北京、南京、天津、苏州、海南、丽江、成都、重庆,他也都带女儿去过了。”兰溪市残联劳动就业服务所副主任冯玲这几年和许巨刚父女接触比较多,她说许巨刚是她接触到的残疾人家长中对待孩子最用心的一位,为了让女儿开心,并见识更多的人和事,变得更大胆,每年许巨刚和妻子都会带女儿进行一次长途旅行。除此之外,退休后他还担任兰溪市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副主席,给有需要的孤寡老人、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并与困难智力障碍家庭结对,持续开展暖心服务。
“可以说,通过音乐,我们给她的世界凿出了一道光,但要让她能自食其力,还有很远的路要走。”许巨刚说,为了让女儿融入社会,他会继续陪着她走世界。